存放于对岸某维修站的一枚标准-2导弹陶瓷外壳出现裂缝,竟然直接用胶带粘贴。这个看似荒唐的消息,其实有着一串“正常”的背后逻辑。根据去年发生的这样一件事,让我们推演一下这背后的“正常”逻辑。

缠上胶带的标准-2

为什么会裂缝?

标准-2是美国“标准”系列的舰空导弹,具有反导能力,单价140万美元。相比于标准-1,射程更远,达到170公里左右,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更强。2005年和2006年,对岸先后与四艘“基德”级驱逐舰一起,从美国引进了标准-2导弹。

也就是说,这批标准-2,至今至少已有11年的时间,时间不短了。再就是对岸空气潮湿,按照美方的操作规程,应该定期更换干燥包,但当事维修站可能并没有按规定操作。因此,这导致了导弹防护罩一碰就裂的情况。据称,以前也有过导弹放久了外壳开裂的情况。

对岸基德级驱逐舰

裂缝后为什么私自处理?

外壳开裂,赶紧上报修理就是了,为何要私自处理呢?很简单,标准-2于对岸来讲,太娇贵。

尽管有关报道指出,裂缝可能就是因为放久了,空气和气温变化多端所致。但是,对于标准-2这样来自美军的“公主”,出现任何问题,都要拿放大镜来仔细研究,要在岛内请专业单位查看,然后很可能要送回美方做鉴定,才能知道裂缝的“真正原因”,说不定还会被宰一笔维修费。面对如此麻烦的窘境,当事士官长隐匿不报,也就有其考量了。

2013年,对岸试射标准-2

标准-2在对岸意味着什么?

用胶带缠住裂缝,要不是查验发现,这是要拖到什么时候?怎么敢这么玩?其实,标准-2之于对岸,就像个昂贵的装饰品。

根据不完全统计,标准-2到对岸以来,大概只试射过两次。一次是2007年的军演,一次是2013年。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岸要试射标准-2,必须事先得到美军的允许。也就是说,这款对岸所拥有最强防空导弹,被限制使用次数,因为美军担心发射次数多了,被解放军侦测到敏感信息。

总体来说,胶带缠导弹,看似荒唐,但这也正是对岸军力发展的写照:架势十足,但不怎么顶用。对岸依靠多种型号和发射平台,已经初步构建了多层防空网,防空反导能够一体化。最近,更是把陆海空各自的导弹部队收归统一管理。但是,对岸防空反导体系技术上相对陈旧,对外尤其是对美依赖严重,更是缺乏战略纵深。真正打起来,很多防空反导导弹还没有发挥作用,就被端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