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 | 让红色记忆永远留存!走进这里感受红色岁月~

在宁波,探寻红色记忆的地方并不少,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旧址、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一系列革命遗址,无不一一向后人默默阐述着昔日宁波的红色岁月,并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呼吁后代要铭记历史。

这样的革命遗址,

鄞州也有不少。

今天,

让我们走进位于

百丈街道演武街二号的宁波总工会旧址,

翻阅这里的红色岁月,

闪回这里的红色记忆。

【风物志】

一座藏匿于市的老建筑

宁波总工会旧址,是大革命时期成立的宁波总工会的日常办公场所,也是当时宁波工人运动中心,现在这里还是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如果没有导航,想仅凭演武街二号这个地址去找,怕是有点困难。

如今的新老演武街之间隔着新河花园的一幢楼,穿过这幢楼,便能看到一处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的中式三合院,这一建筑就是宁波总工会旧址。其建筑面积约1425平方米,主楼为硬山顶三层楼房,东西两侧为二层楼厢房,中间为宽敞的天井。该建筑建于清末,是谁建造的已无法考证。

在宁波总工会旧址的大门右侧墙面上,有一块1963年立的“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革命时期宁波总工会旧址”的牌匾,显示了这一建筑的文物价值。

正在研究演武社区周围一带历史的余磊告诉记者,宁波总工会旧址原位于演武街的东首,紧靠新河和二眼桥。上世纪90年代老城区改造时,将原来的演武街向南前推了几十米,才有了现在新的演武街,这就造成了这个演武街二号位置不在演武街上的问题。所以,仅凭一个门牌号很难找到。

余磊通过参考旧地图和建筑的形制,得知这一处曾为马王殿。马王殿,和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的寺庙并不同。它是早些年内河航运的会馆,为供奉“马王”这位保佑运输平安的神祇,由会馆的会员,即该地周边的商户集资建造而成。

当时的马王殿东北两面紧邻新河,主楼为三层楼房,每层楼又比周边传统的民宅高。从楼房最高处,可俯视整个新河头,能看到所有进出运输的航船。

如今,马王殿成了宁波总工会旧址,但其建筑风格似乎变化不大。

【旧时光】

见证宁波工人运动

在余磊的陪同和讲解下,记者了解到宁波总工会这一旧址的红色故事。

1921年,当时的宁波已有企业39家,工人5000余人。1925年的五四运动和省港工人大罢工,在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革命高潮。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宁波也和全国各地一样纷纷组织工会。

1926年10月,宁波总工会成立,王鲲同志被选举为会长,当时总工会的会址设在江北的封仁桥。总工会成立后,王鲲便立即指导各工会开展工作,先后组织工人纠察队、举办工人夜校等,使其成为向反动派进行合法斗争的工人组织。

然而, 1927年3月20日,对王鲲恨之入骨的国民党右派指使暴徒烧毁了总工会会所,宁波总工会才被迫迁到了演武街二号。

迁到演武街二号的宁波总工会,把办公室设在主楼二楼正厅,将一楼作为大礼堂,其他房子分别设和丰纱厂、铁路、邮电、米业及海员等行业和直属工会。

4月初,蒋介石在上海召开反共秘密会议,宁台温防守司令王俊接受密令,伺机实行“清党”。4月9日,《宁波民国日报》因刊载《王俊十大罪状》,转刊《蒋介石欲效军阀故技耶》两文,其社长庄禹梅遭拘押。

中共宁波地委获悉后,派杨眉山、王鲲等人前去交涉营救。因杨眉山、王鲲是公开的共产党员,为王俊内定的通缉对象,所以也遭扣押。中共宁波地委决定全市罢工、罢市、罢课,并于当天下午在鼓楼西侧的小校场举行群众示威,却惨遭国民党军警的镇压。杨眉山、王鲲两位同志在狱中遭受酷刑,坚贞不屈。

6月22日,蒋介石委派的“清党”特派员杨虎、陈群到达宁波。当天下午杨眉山、王鲲等同志被残忍杀害。

如今,立于宁波总工会旧址天井的铜像,就是王鲲烈士。王鲲烈士牺牲时只有23岁。

到6月底,国民党清党办取消改组总工会,总工会遭封闭,从此轰轰烈烈的宁波工人运动转入地下。

由此可见,演武街二号作为宁波总工会会址的时间并不长,前后加起来三个月不到。

被查封后到1949年这段时间,宁波总工会会址的具体使用情况不甚详细。1949年后,演武街二号由国家代管,1955年按无主房产政策的规定,归公处理。

1957年,镇安居民区为解决居民子女读中学难的问题,筹集一些资金,开始创办民办中学——江东中学,地址就是选在演武街二号。市委文教部调第三中学总务主任何增孚担任校长,和7位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开始白手起家。当时学生有240名,大部分都是没有升学的高小毕业生。

据1959年3月3日《宁波报》刊载,当时,该地已经沦为一座破旧的仓库,杂物满屋、垃圾成堆,有楼无地板。

1958年,学校响应勤工俭学的号召,实行半工半读,创办生产“倒顺开关”的电器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同时也解决了学校的经费问题,学校被评为市、专区、省的先进红旗单位,并出席了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这就是现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前身。1962年学校迁至百丈东路44号。

江东中学迁出后,演武街二号又先后被宁波市聋哑学校、江东向阳中学所使用。其间,于1963年3月11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为七中校办工厂“国营宁波市塑料配件厂”厂址。主楼、厢房等成了车间,并在后面搭建了数间临时建筑。

【守望者】

经维修恢复昔日风貌

要说对宁波总工会的守望,必然不是一个人的守望,而是众人的守望。

1981年,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管会主任李远、副主任顾钧在宁波视察文物工作时提出,在文保单位内办工厂,严重影响文物的安全,该校办工厂应予迁移,演武街二号可辟为宁波工人运动陈列馆。

由此,演武街二号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

1987年3月,市政府签发《关于保护和开发宁波总工会旧址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七中校办工厂动迁的期限和其他政策性问题。校办工厂搬迁后,演武街二号由宁波市总工会接收并负责维修、陈列和管理。

1989年8月16日,市政府再次召开由总工会、文化局、原江东区政府参加的协调会议。这次会议确定:校办工厂搬迁后,演武街二号由原江东区政府负责维修、管理;主楼中二楼,即原总工会办公地方开辟为“宁波市工人运动史陈列室”,其余建筑为文化活动室;大门外挂“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牌,于1990年10月1日对外开放。

1990年的这次维修,是对其主楼、厢房的房面进行了全面翻盖,屋脊按原状做成单线元宝脊,调换了部分腐朽的椽子。东、西厢房因有些倾斜,纠正后,在隐蔽处装置了斜撑,主楼的木地板因严重腐朽、磨损,已破烂不堪,全部采用高低拼缝的做法重做,厢房的楼板也按破损情况进行了修补。一楼的地面采用防潮层水泥沙浆地坪。

同时,还整修了主楼、厢房破损的挂面、门窗及楼梯等等;主楼的二、三楼根据开放需要,有的部位用三夹板做了内护壁;大门两侧的墙体按原貌用青砖实砌,门东侧墙内嵌入“大革命时期总工会旧址”的文保单位标志牌。为确保安全,内部电线进行全面调换,并在东厢房的楼梯旁和大门外设置了消防栓。

维修后的宁波总工会旧址基本恢复了当年的风貌。

【新起点】

一展红色岁月里的记忆

1990年后,因演武街改造,开发为新河花园住宅小区,宁波总工会旧址这幢曾经的地标建筑,被钢筋水泥建筑所隐藏,但它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教育作用。

如今,宁波总工会旧址大门上的“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横匾,为沙孟海所书。馆内共分6个部分,详尽地展示了宁波工人阶级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风貌。

第一部分,介绍了宁波工业形成、工人阶级诞生及早期工人运动;第二部分,介绍了大革命时期的宁波工人运动;第三部分,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宁波工人运动;第四部分,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宁波工人运动;第五部分,介绍解放战争时期的宁波工人运动;第六部分,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工人阶级经过40年艰苦奋斗,使宁波从一个“满目疮痍”的消费城市一跃成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

红色岁月里的红色记忆,让后代人在目光所及和文字阅读中细细感受,慢慢体会。

汲取红色力量 毅然前行

在没有了解宁波总工会旧址历史前,或许无法激起内心的红色力量。而在余磊的娓娓道来中,边走边看,才会发现,这座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想象的。

行走于此,时间不长,但确实值得我们去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并从中汲取红色力量,激励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怀揣着一份初心和坚定,毅然前行。

来源 | 鄞响客户端

编辑 | 娜娜

更多新闻

重磅!宁波出台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实施意见!我区民安小区和繁裕新村先行试点!

热点 | 82万多人次爱心善举凝聚!宁波善园喜获“中华慈善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