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方略间谋未来路

【编者按】

今年6月,在2018年中国企业家年会暨全国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上,湖南省6名企业家入选2017-2018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株洲市李东林、周军军、邓天骥3名企业家上榜,入选数量排名全省第一。

企业家的谋略,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而言举足轻重,他们或扬长避短,或另辟蹊径,或勇于开拓,或不断创新。背后的故事,足以见证他们的高瞻远瞩。

李东林:

以“同心多元化”带领中车株洲所走向国际范

一家以“研究所”立身的国有企业,到底能有多大的爆发力?

2010年以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东林,积极布局同心多元化产业,带领时代电气经营业绩从2009年的33.67亿元持续攀升至2015年的142亿元,增长幅度高达422%;中车株洲所也在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318亿元,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333亿元,保持了稳健增长的势头。

走出两条钢轨的同心多元布局

行走在两条钢轨上的中车株洲所,早已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里的中流砥柱。围绕堪称高铁的“心脏”和“大脑”的高铁牵引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两大核心产品,中车株洲所构建起从智能芯片—智能传感—智能控制—智能动力的全流程产品体系,形成了以高铁、地铁、新能源客车为主的智慧交通产业链。

多年发展,国内轨道交通市场增速逐步放缓。“在未来保持持续增长,要适当走出两条‘钢轨’,已成为中国高铁企业的战略选择。”李东林表示。

同心多元化布局,是企业给自己的扩容。

布局信号产业。2016年正式运营的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是中车株洲所正式进军轨道交通运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重要一步,也成为提升中国中车“走出去”最后一块短板的关键一棋。

布局维保领域。2016年11月,时代电气与兰州铁路局合资成立兰州中车时代轨道科技有限公司,着手实施中车株洲所在检修维保产业领域的战略规划。

布局新产品,中车地铁车辆门开启产业化批量应用,在无速度传感器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几年来,中车株洲所通信信号产业从2.33亿元增长到了5.9亿元,新布局的屏蔽门、半导体、传感器、复合母排等关键部件及钱潜力型产业均取得了行业突破和全新发展。

“创新”理念浸润每个板块

486.1公里/小时,刷新高速动车组高铁运营实验新记录;“牵引+通信+制动”三大系统在长沙地铁2号线首次实现集成;养路机械网络控制系统批量装车……多元化布局是破局思路,但难的是,在每一个全新迈出的领域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创新”是不败法则。

给“创新”以地位。在中车株洲所,与“创新”有关的部门和人力是重中之重,从企业资金流向即可得见。仅中车株洲所旗下的时代电气,每年年均研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8%左右。

给“创新”以平台。立体的产业化支撑平台,足以保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制,有可诞生的空间、可验证的场地、可转化的条件,每年的成果转化率高达90%。比如,技术领域有完整集成配套的车辆牵引系统技术平台等;生产制造领域已建成配套齐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电气产品专业化制造基地;检测试验领域投巨资建设了10多个专业实验室,包括电磁兼容、滚动及组合试验等,具备了研究性试验、检验验证和批量出厂试验能力。

给“创新”以氛围。创新成果的诞生是漫长、枯燥而重复的攻关过程,但中车株洲所的科研人员却“感受快乐”。“师傅”给予大家足够的空间,公司整体对技术的尊重,促使大家能够合力共同做成一些事情;智轨项目、永磁项目……接连不断的创新课题,点燃科研人员心中火把;团队之间以及与高校、国内外优秀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帮科研人员打开思路。“事其所好、精其所专、成其所想、得其所值”,以成事文化传承创新精神,以价值认同聚合科技人才。

开放合作成就更大梦想

今年7月,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简称“SMD上海”)正式揭牌,并正式发布由其制造的国内最大马力的无人遥控潜水器(ROV)。这也是中国中车并购英国SMD公司后,在国内研制生产的首台套深海装备。

以开放共赢的姿态谋发展,走出国门实现全球布局,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嵌进去”,最终要“引进来”,这是李东林为企业定下的发展方略。

收购英国SMD公司之初,李东林即为其定下了未来3到5年的产业和业务发展计划,在中国和海外两地协同布局,在国内建相关的服务中心、配件中心、技术中心,以及制造中心。SMD上海,就是这一计划的落地版本,且富有成效。

借助于资本运作的开放合作,令中车株洲所全力挺进令人憧憬的海工装备“深蓝”领域,打造陆海两栖产业集群的新格局,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也已实现了从内河到远洋的重大突破。

开放合作整合了更多外部资源。近年来,中车株洲所已与多个重点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20多家大型央企建立合作渠道,促成了一批海外优质企业的对接交流,打造了合作互信、共荣共享的产业生态圈;与剑桥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合作,以及全球研发中心的布局,构建了覆盖国内外的创新生态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