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零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八百里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为什么坐头把交椅的是又黑又矮的宋江?论武艺,他比不上林冲等人;论文采,他比不上“圣手书生”萧让;论计谋,他比不上“智多星”吴用。就算是按上一任“老大”晁盖的临终遗愿,也应该是由卢俊义接任。按理说是如何也轮不到宋江,可是梁山上的英雄就服他一个!

宋江当上梁山集团一把手领导,带领团队,让下属无怨无悔为其工作,甚至不惜牺牲为其拼搏。他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两肋插刀,感情投资。人家就是送得及时,送得到位,让你无话可说,无可挑剔。

理解这个“送”字,就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礼尚往来,“人情一把聚,有来必有去”,道理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实用价值。

宋江与柴进相比,宋江的钱虽然没有柴进多,但是他更懂得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或者说他更有权谋或成本意识。比如,宋江初次见到武松时,就拉着武松去喝酒,看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而后“却得宋江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这饮酒的花费自然还是由柴进买单,宋江做的是顺水人情,“借花献佛”之事。到与武松临分别时,宋江一直送了五七里路,摆酒送行,并拿出十两银子给武松作路费。然后,一直目送武松远离到看不见的地方。拿下武松,宋江从头到尾不过花了十两银子和践行的一顿饭,却把英雄盖世的武松感动得五体投地。柴大官人庇护了武松整整一年,就算后面有所怠慢,在武松身上的花费又岂止区区十两银子?但在武松心目中这位宋大哥的份量恐怕要远远超过柴大官人。这也就是柴进为什么名满江湖、出生高贵,却成不了老大。而宋江却可以,宋江用一切资源在打造自己的人脉关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宋江,字公明,作者起这字是有深意的:第一要会送,第二要送得公正,第三要送得明白,不能犯糊涂。懂得这三字合理运用就是个好领导。现在很多领导都不懂这三字合理运用,第一不会送,第二送得不公,第三送得不明。

在用人上,晁盖与宋江的水平真的相差甚远。比如杨雄、石秀两人来投奔梁山,晁盖却要砍他们的脑袋,原因是“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结果遭到众人反对,人情也让宋江做了。退一步说,既然答应他们入伙,就该唯才是举才对呀,晁盖却没有这样做。可见,晁盖实在没有识人之眼光、用人之雅量,也实在不够资格当掌门人。

在商业竞争当中,你作为掌门人,你找联盟的时候,你就要主动地去找。优势的人得主动,这才是宋江跪人的原因所在。宋江知道,江湖豪杰都觉得你老宋这么牛B,招什么人还不是小菜一碟,你能相中我吗?宋江发现自己落入了优势资源滞后配置的怪圈里,为了打开不拘一格用人的局面,宋江就学会了见人就主动,小英雄作揖,大英雄磕头,告诉天下人,我老宋不挑人,什么人我都喜欢,只要你来就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这样才有后来的英雄结义,留下耐人寻味的故事。

金圣叹评价道:“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在金圣叹眼里:《水浒传》不但有治国齐家的微言大义,也有儿女情长的缠缠绵绵,读《水浒传》明白做人的道理,成功的方法。宋江的最大成就在于:相貌不如潘安,却名扬四海;不是科班出身,但最后仍然当了大官。从管理学角度讲,宋江的用人之道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优质课程推荐——亚洲城市大学在职MBA学位班《战略管理》

师资:潘奕藩 上海交通大学MBA校外导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总裁班EMBA班战略管理特聘教授,华东理工大学MBA市场营销客座教授,亚洲城市大学MBA战略管理特聘教授,中国首批职业经理人(全国50名)之一,中国实战派战略专家,兼任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营销和组织文化发展顾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