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8月28日电(记者许晓青 杜潇逸)“这是今年上海最大的国际活动,我期待日本高品质的消费品和生产原料进口到中国,举办充满魅力的日本各类制品的宣传活动,并与扩大中国消费者的利益、提高生产水平相结合,为日中两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对将于11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片山和之这样畅想。

“电影迷”片山和之先生参加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日本电影周开幕式。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适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曾经有幸见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片山和之,向记者畅谈了他所体验和观察的近40年间的中国变迁。

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上海一直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1984年12月,正在北京留学的日本学生片山和之24岁,第一次来到上海。

“34年过去了,如今我生活在上海,各种各样的变化让我大为惊叹。”片山和之说,“我至今还记得在留学期间,从北京到上海乘坐卧铺列车需要15个小时,而如今同区间搭乘高铁复兴号只需约4小时多。”

40年仿佛一瞬间,从总领事馆登记的数据来看,居住在上海市超过3个月的日本人(在沪日本侨民)1978年为150人左右,到2017年已超过4万人。期间,日资企业在沪数量的增加幅度明显。片山分析,上海距离日本很近,投资环境良好,因此众多日企选择在沪投资,在沪日本侨民也相应地急速增加。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片山和之在沪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改革开放把更多国际时尚带到中国,上海是时尚风向标,在上海的日资企业功不可没。

片山介绍,传闻中上海首家中日合资公司是神户的华侨企业家投资的日本餐厅,设在当时的上海锦江俱乐部内。此后,日中大型合资企业——上海华钟袜子有限公司诞生于1987年,同期诞生的还有合资企业上海世界时装有限公司。

据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服装设计专业人士回忆,中日合资企业带来了“玻璃丝袜”等时尚概念,改变了上海女性的生活习惯,这与华钟袜厂的诞生有很大关系。尽管当时70%的产品销往国外,但这种“透明的”袜子,让中国女性美起来,同时也带来外汇收入,实现共赢。

当时的新闻报道称,上海世界时装有限公司是“当年批准、当年投产、当年出效益的合资企业”,当时利用老厂房,边装修、边生产、边接受海外订单,年内即出口产品,同时内销部分服装,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在一些中国人看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不仅释放在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街头巷尾的商店里,也发生在电影院里。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求学的片山和之也是一个电影迷。

片山先生曾透露,他酷爱中国上世纪80年代出品的改革开放主题电影,比如《庐山恋》《人到中年》等。

事实上,改革开放伊始,中国逐步扩大对外交流,日本电影比日本企业更早进入中国内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了首批日本电影,高仓健主演的《追捕》是其中之一。恰是在上海,上海电影译制厂为这部作品配音。

对比今昔,片山和之提到,2017年,日中再度合拍“追捕”主题电影,还有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2018年日中进一步签署了合作摄制电影的协议,将催生更多两国合拍作品。

让片山和之高兴的是,在货物和电影走进中国内地的同时,中国人对赴日旅游正变得越来越感兴趣。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而自由行、私人定制、在地向导等多样的旅行方式也广为中国游客采纳。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访日游客比上年增加15.4%,达735.58万人次,连续3年列访日外国游客数量首位。“其中,华东地区的访日人数约占全中国访日人数半数。以旺盛的访日需求为背景,我们全年都在举办各类赴日观光促进活动。”片山介绍。

进入2018年,片山先生的感受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签证发放数也呈上升趋势。他期待,“通过旅游开展的日中交流,更加枝繁叶茂。”

他还透露,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日本企业展示面积有望超过1万平方米,覆盖博览会企业展的全部七大领域。

片山认为,通过进口博览会深化经贸合作,再与热络的民间旅游、文化等交流结合起来,将是相辅相成的,共同绘出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