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世纪人们都在卧室开party?这几本书颠覆你对家的看法

无论何时何地,工作累了,在外受委屈了,家始终都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只要我们需要,它就会给我们最好的保护。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有一所温馨的房子,有家人的陪伴,这个家才算完整,才算幸福。关于家,链链有为三本书想安利一下!这三本书不仅会带我们穿越时空,跨洋越海的领略一番古老欧洲大地的家居变迁,还有精妙的居家收纳tips,赶快回到自己的小书屋开工吧,感受一下浓郁的家的文化气息。

1

《如果房子会说话》

本由英国女历史学家露西•沃斯利所著,主要讲述了英国从维多利亚时代至今的房屋文化的变迁,由此影射从漫长的中世纪至今,西方人的家庭观发展。

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更有计算不过来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从房子里可以看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影子。“家”由四个主要空间:卧室、浴室、客厅和厨房构成,每个空间的功能看似清晰,实则卧室、浴室、客厅和厨房不但藏着秘史,还有人类的欲望、期待和追求。

家的摘要

01

在一段漫长到不可思议的时间里,卧室还是一个社交空间,可以玩牌、喝茶、朋友小聚,直到19世纪,渐渐有了私密性。如果主人在卧室接待你,那应该是最高级别的接待礼仪了。

02

在欧洲,床是在都铎王朝时期才形成的。中世纪所谓的“床”多用装着干草或稻草。直到都铎王朝,出现了四柱床。有产阶级的四柱床被誉为欧洲最伟大的发明,它没有床板,只有纵横交错的绳子代替。

03

浴室秘史最令人映像深刻的就是污水处理系统,粪便多半在屋后或者屋子下方的粪坑里等待清理。

04

在17世纪以前,上层社会的御膳房是由男人统治的,后来渐渐男人们开始去做更多“外面”的工作,厨房成了女人的天下。那时候的锅与现在的锅不可同日而语,锅在那时被视为珍品,甚至可以当做求爱的礼物送给心仪的姑娘。

05

1930年就已经有了洗碗机,它是当时将妇女从繁忙的家务劳动中解救出来的“神器”!

读这本书,宛如一场时光旅行,纵看一座座屋起屋落,从中感受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2

《小家越住越大》

房价高、面积小、东西多、收纳少;节奏快、压力大、时间紧、想法杂……这些是都市人生活普遍面临的问题。但是,即使只有有限的空间,也希望住得舒适、快乐, 纵然蜗居在不大的房子,也有一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心。针对居住者们最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居住的最大痛点,这本精美的绘本中,作者将自己的居住哲学一笔笔画出,加上幽默风趣的文字,让读者一目了然,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快速掌握家居设计、整理收纳、购置家私等问题的诀窍和要领。是一本提升生活品质不可错过的好书。

家的摘要

01

衣柜怎样最优化使用率?它并不是只可以用来放衣服,饰品、挂烫机、登机箱也一样可以存放,从传统衣柜到“多功能衣柜”,省下了不少空间。

02

把书籍收纳在柜子里,除了看起来明净整齐之外,也不用担心灰尘扑脏了书本。摆上一盆绿植,整体feel就有了很大的改变,舒适又美观。

03

小户型也可以有读书角!客厅和书房的合并除了省了更多的空间,书籍会让你的客厅变得雅致,显现出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3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本书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册呈现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这本“家文化集大成者”,既讲述中国人在端午、七夕及二十节气等传统节日的家庭习俗;也讲述各地的特色小吃,如中原人的面食文化,南方人的冰品文化;还讲述传统的服饰制作、家风传承甚至家庭理财。在这本影像与生活的巨著中,你总能从中找到熟悉的家的身影!

任祥用了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传家》,他从女儿、妻子、母亲的三重角宣扬家庭价值与养生,有时代的变迁,有自我的变化。三个子女赴海外读书,作者任祥心中千万个不放心,于是有了四卷本的《传家》,任祥用文字传达着一种生活态度,如其母顾正秋所言,任祥像个记者,采访对象是中国和生活。这是一本“美的百科全书”,让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珍贵血液感到骄傲。

链链推荐的这三本书

有没有你看过的啊?

如果没有那就赶紧抓紧时间

回到自己的小屋开工吧~

感受一下来自家的精彩故事!

大家可以前往留言区评论哦

点赞最高者获链链为你准备的

《如果房子会说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