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听过鸟叫声吧?”

“听过”

“我们做个比方”,我拿起放好颜料的调色盒,“如果鸟的叫声是黄色的,那牛的叫声是什么颜色”?

大家看看我,“牛的声音‘哞~’什么颜色”

“像蓝色”“褐色”……

色彩在悄悄地说明一些东西。

策展前言

聆听色彩和声——它有点像水,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息,就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此课题基于个人创作衍生出来,和同安丰翼美术学社的陈开展老师一起组织了“聆听色彩和声”的公益课,有山上的小学,有城里的幼儿、小学以及幼教老师。遇到不同的境遇,碰撞出不同的色彩,带来很多的触动和体会。

同安大山上的白交祠希望小学,只有八位学生,两位老师。学校前面是一片湖,周围被山围绕,一层层的油菜花在奔放,还有静静盛开的茶园。教室里安静祥和,时而听到鸟叫声,孩子们听着音乐,循着自己的节奏画出内心的色彩。大山的清静,带给孩子们色彩的干净、愉悦。色彩是内心的语言,是潜意识的语言,它非常直接而准确的表达我们自己,不论我们是否有意识到。

“你们都听过鸟叫声吧?”

“听过”

“我们做个比方”,我拿起放好颜料的调色盒,“如果鸟的叫声是黄色的,那牛的叫声是什么颜色”?

大家看看我,“牛的声音‘哞~’什么颜色”

“像蓝色”“褐色”……

闭上眼睛开始聆听声音,去感觉声音的变化流动,声音像流水一样很快的流过,我们也要快速的去捕捉。

色彩在悄悄地说明一些东西。

我们的知觉一直向外,某种程度上来讲,感知是粗糙的。我们可能习惯追求有躁动气息的事物,因为比较刺激。但往往忽略一些静的微细的部分。而这些部分恰恰包含着很多丰富的细节,它包含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力,对身边美好事物的体察。“神在细节中”,我们能够感受四季的变化,感受太阳升起的朝气,感受新月的初心,感受雨水落在屋檐的调皮,感受大海涌动的激情,感受雾中森林的婉约……

它和我们的内心是连在一起的,它勾起我们心中久远的情感,让我们徘徊又徘徊,回味又回味。但如果我们匆匆而过,急着赶去哪里,急要着获取什么,那很可能就错过了。

聆听,要静下来才能听得到。

聆听,要开放自己才能听得到。同时要封闭自己——在嘈杂的环境中,把自己单独起来。

“你们看过漫画吗?”

“有”

“漫画里面有设一个结界。你们现在开始设一个界,笼罩在现在听音乐的一个状态当中,不受外界的干扰。能不能做到?”

“能”

就像一个人走在人潮中,你是那个耳朵,来来往往的人和物是各种的声音。人来人往,你继续走你自己的,不受他们干扰。我们总要锻炼出不受他人干扰做自己事的能力。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捕捉声音的色彩,同时也是捕捉心里面一闪而过的灵感之火。

这是在同安的苏店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有些孩子的表现让人惊讶,他们闭着眼睛,看他们的神情和状态知道他们听进去了,进到了另一个声音营造出来的幻想世界。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开始坐不住,想要动,但又忍住了,按捺自己躁动的情绪,试图做出努力。有做尝试总是好的,相信这对他们来讲,是个很特别一个体验。这样的一个环境,是锻炼自己的好时候,也许在他们未来成年之后的某个时候会突然间起到一些作用。

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们生命力扑面而来,生命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样子,让人非常惊喜。生命的不同维度,通过色彩的交叠,产生碰撞。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沟通,通过相互的聆听,聆听色彩、聆听声音、聆听对方,一种跃动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陈老师发展出来的触觉绘画,通过触摸来感知物体的形状、色彩,再把它们画下来。并不是过去我们一贯的通过眼睛来观察。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另一种的聆听,无声的聆听。触觉,听觉,等感官其实也都是相通的,都是我们心的作用,通过一个点的锲入,进入另一个宽广的世界。

聆听色彩和声,是我们大家之间、我们和物之间相互交流而产生的连接,是眼睛看不见的色彩艺术力。

活动信息

展览主题:聆听色彩和声

     ——感知教育,孩子的色彩心灵世界

展览创作:同安丰翼美术学社、同安白交祠希望小学、同安苏店小学

展览时间:9月01日 - 9月16日

开幕沙龙:聆听色彩和声——画水

活动嘉宾:吴丽丹(自由艺术创作者)

     陈开展(丰翼美术学社创始人)

活动时间:9月01日 15:00

活动地点:厦门大摩「纸的时代」书店

部分作品先览

活动嘉宾简介

吴丽丹

南京艺术学院毕业,自由艺术创作者,心灵艺术教育,开展色彩艺术力,岛屿艺术工作坊创办人。

陈开展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终身会员,福建省校外美术工作室联盟理事,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丰翼美术学社创始人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