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二首

魏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古诗故事汇 移居二首

【译文】

从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

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

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

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

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

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

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

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

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背景故事】

公元410年,陶渊明在浔阳紫桑里的旧居遭火灾后迁居于南村。他为什么要迁居新家呢?这并不是要找一个舒适吉利的地方,而是因为新居这个地方有许多心地淳朴、气节高尚的人,是自己乐意朝夕相处的人。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使他早就有了搬家的愿望;虽然想法已经时间很长了,但直到现在才得以实现。这个新居房子并不大,也并不好,但诗人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放张床和能挡挡风雨就心满意足了。

陶渊明搬家迁居后感到很欢欣,因为这里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呼应和满足。平时邻居们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畅所欲官,无所不谈,无所拘束。有了奇文大家一起欣赏,有了疑问大家一起磋商。

陶渊明为了表达闲适、避世的生活情趣,欣然命笔写了这首诗。

古诗故事汇 移居二首

【作者小像】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古诗故事汇 移居二首

东方国学原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