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煤控课题组发布针对火电灵活性改造、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最新研究报告 《持续推进电力改革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报告建议应继续部署火电机组尤其是热电联产机组的灵活性改造,以增加“三北”地区的调峰能力。

报告指出,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四大高耗电行业用电增长较快,推动了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在煤电同比增长导致煤耗增加的同时,全国弃水、弃风、弃光局面有所好转,可再生能源电力整体消纳水平逐步提高。课题组根据单位煤耗下降情况和煤电发电量估算,2017年电力行业实际消耗11.91亿吨标煤,比预计减少0.48亿吨标煤。其中,弃风弃光问题的改善约贡献0.11亿吨标煤节约量,可再生能源替代效应约贡献0.25亿吨标煤节约量,电力行业能效提高约贡献0.12亿吨标煤节约量。

报告建议有序推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并不断完善辅助服务补偿政策。课题组对火电灵活性改造与风电并网消纳的关系进行了案例研究,指出尽管灵活性改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弃风问题,但在短期内对消纳并网风电仍然是可行性最高的路径。随着灵活性改造的项目越来越多,当前过高的补偿标准将会导致不可持续性。因此应一方面有序推进灵活性改造,一方面不断完善补偿政策,避免价格扭曲,推动补偿报价向均衡点移动,同时保证改造电厂有合理的收益、促进风电消纳及发电侧整体保持经济性。建议修改深度调峰价格机制,变统一出清为按报价出清,这样可以充分发现不同机组的实际深调成本,激励深调成本低、能力强的机组优先调峰。(中国电力报见习记者:支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