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聊聊咸丰重宝一百,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此铜币在历史的重要性。

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高潮时期。此时民怨沸腾,清政府财政拮据,国库亏空.在钱币铸造上大做文章,将财政危机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继铸造“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等种类繁多的钱币。

咸丰元年首铸“咸丰通宝”制钱,由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生,和鸦片战争的爆发。钱局铸造制钱已很难正常进行,很多省的钱局实际上处于停铸状态,即使开铸,也是偷工减料。因而造成咸丰通宝制钱精品少,而粗制滥造的多,大都质劣而轻小,或以铁钱、铅钱代替铜钱。咸丰元年时,规定钱重一钱二分,到咸丰二年,变为一钱,但各铸行所铸造的制钱大多轻于规定重量。

“咸丰通宝”面文大多书写楷书,背文满文局名有:宝源、宝泉、宝河、宝德、宝东、宝伊、宝济、宝晋、宝陕、宝巩、宝苏、宝浙、宝昌、宝福、宝台、宝武、宝南、宝广、宝桂、宝川、宝云 阿克苏、宝黔等二十四个钱局。其中宝台、宝德、宝广、阿克苏等局数量极少。

此后各地太平军连捷,加上鸦片战争的影响.清军政府军费开支大增,而各项税收大减,导致财政拮据,国库亏空.为了筹款镇压太平军,缓解财政危机,清政府被迫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开铸大钱。下面一段话引自《大钱图录》咸丰三年,军务日滋,清饷不能继,寿阳相国权户部议,请铸当十大钱,兼增铁冶以供度支。旋推及当五十,当百钱。巡防王大臣续请铸当五百,当千两种。”从这段话上看说明咸丰大钱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开铸的。“咸丰重宝”始铸当十大钱,继而又开铸当五十、当百和当百以上,并令全国各省迅速铸造推行。

下图便是小编有幸见到咸丰三年所铸的咸丰重宝一百,钱币直径6.3cm,重62.8g,正面外圆内方,方孔上下钤有咸丰,左右重宝四字,反面钤有重计五两,表面其重量,方孔上下钤有一百,方孔左右为满文,写有钱局的名称,宝福二字。此枚钱币似青铜质,质感柔和,稍欠精纯,局部有砂眼,呈色暗黄,钱体厚重。阔缘中穿,轮郭精整圆润。穿口方正,地张平净。钱文宋体,俊俏挺直,凝聚紧凑,俊秀飘逸,笔锋锐而不失圆柔。传世包浆,品相上佳。母钱特征明显。

据小编里了解,钱币的存世量大小才是决定古钱币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宋代古钱币不值钱,因为一部分的宋代古钱币发行量太过于庞大。在我们的古董收藏品领域里,用很不变的规律就是“物依稀为贵”原则,这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收藏品类别。有一些朝代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因此这一时期的铸钱量就不会太大,存世量自然也就稀少,能流传到现今的更是难能可贵了,因此,这样的古钱币类别往往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能够有比较充足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在市场上十分受追捧,涨幅很大,拍卖会上更是大放光彩,如在2009年嘉德秋季拍卖会钱币专场中,一枚极其罕见的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字“大清壹百”以19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出;2013年嘉德春拍上,一枚珍罕品——宝源局造背镇库大钱,以253万元成交,打破了清钱的成交纪录,而在此之前,此枚“海归钱币”曾于2009年底在日本东京上拍,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100万元,不到4年的时间里价格翻了两倍多。

一枚小小的古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精品古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币价值却是不菲。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以上便是小编对咸丰重宝的有限了解,如有建议的小伙伴,可在评论区留言,小编看到后会及时回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