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由裕仁天皇钦点,时年68岁的吉田茂出任日本在二战后的第一任首相。此后的八年中,吉田5次组阁,其政权持续时间之长在日本宪政史上屈指可数。

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吉田茂不仅出任过日本驻天津和奉天总领事,还曾常驻欧美多个重要国家,被公认为“日本少有的具有国际感觉的政治家”。

日本也曾“反思”二战,做出了一连串“检讨”,看哪一条最深刻?

可以说,在二战后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处于冷战夹缝中的日本能绝处逢生,进而抢占先机在最短时间实现了战后复兴,以吉田茂为代表的这些“掌舵者”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7年,日本已跨入世界经济强国行列,这一年出版了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一书,在这本畅销世界的书中,日本民族被吹上了天:

从被迫签署城下之盟的封闭岛国到傲视群雄挑战列强的“亚洲一哥”,又从遍地瓦砾民生凋敝到经济腾飞国富民强,没人能否认日本民族的勤勉和智慧。不过,世界上勤勉智慧的民族也不独日本一个,而只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从废墟中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这样的例子恐怕不好找了。虽然没有赢得太平洋战争,但整体看来,日本还是在国际政治的变幻莫测中巧妙地把握了自己的方向,这是日本民族“卓越的机智”。

吉田主政的八年中,一直唯美国主子马首是瞻,先后在麦克阿瑟主持下制定了和平宪法、签订了“与日媾和”的旧金山条约和日美安保条约。鲜为人知的是,吉田茂在干这些“大事“的同时,还不忘从自己擅长的外交层面“反思“二战。

日本也曾“反思”二战,做出了一连串“检讨”,看哪一条最深刻?

1951年,时任首相兼外相的吉田茂令外务省启动一项调研计划,对日本在二战期间外交上的失误做一总结。此项调研计划历时数月,最终形成一套秘密文件,直到半个世纪后的2002年,这些文件才陆续解密并公布。

按照吉田茂划定的“层面”,文件中罗列了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的一系列外交“失误”,简单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轻率”退出国联

1933年2月24日,国际联盟大会对“李顿报告”进行表决,当42:1的记名投票结果出来后,日本全权代表松冈洋右作了最后演说,郑重向国联道一声“撒由那拉”,随即便趾高气扬地率日本代表团离开了会场。

松岗回国时受到凯旋英雄般的欢迎,日本各大报也把他捧为“国民英雄”,盛赞“退出国联的壮举成为日本自主外交的里程碑”。

日本也曾“反思”二战,做出了一连串“检讨”,看哪一条最深刻?

“文件”认为,当时日本退出国联成了与英美决裂的开端,便宜了苏联,实为愚蠢之举。……即便国联成员国都不承认“满洲国”,作为“弥足珍贵”的常任理事国,日本应设法留在国联以避免陷入国际孤立。

第二年,一直视国联为“帝国主义阵营”的苏联不仅加入了进来,斯大林还通过一系列条约稳定了与邻国的关系,苏联的国际地位不断得到巩固,这是日本不愿看到的结果。

幻想“四国同盟”

与德意缔结同盟后,日本一厢情愿想把苏联拉进群。1940年底,日本极力撮合四国同盟,为此,希特勒也让外长里宾特洛甫与苏联接触,德国“建议”苏联南下印度洋,而斯大林则要求“保障在巴尔干的利益”,谈判不欢而散。此后,希特勒开始紧锣密鼓筹划巴巴罗萨行动。

1941年4月,又是这个松冈洋右,不顾德国人强烈反对来到了莫斯科,随后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当松岗与斯大林手挽手无比亲热的照片刊登出来时,同盟国和轴心国都为之震惊。

日本也曾“反思”二战,做出了一连串“检讨”,看哪一条最深刻?

当时,日本天真地认为苏德友好就能苏日友好,苏日中立条约成功解除了日本南下的后顾之忧。熟不知,在老谋深算的斯大林面前,松岗着实嫩了点。苏联之所以愿意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除了免遭两线作战外,一个重要目的是“放手让日本与美英激烈对抗”。

“文件”认为,“……历史证明,日本只有在美英提携下才能有利于展开外交,而同苏联妥协的策略不过是为斯大林所期待的日美关系的恶化作贡献而已……

“与美交涉”策略失当

天下人都知道,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靠什么支撑的。随着战争的深入,日本人也清醒地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迟早要出问题,于是开始寻找自力更生的“渠道”。

1940年底,看到日本越来越不听话,罗斯福决定上点手段,不同于前几年的“越禁越多”,这次的石油禁运是动了真格。没办法,日本一面开进印度支那虎视菲律宾群岛,一面开始与美交涉。

“文件”认为,当时日本在从中国撤军这一问题上表现得非常强硬,不做一点妥协而导致日美交涉失败。……现在看来,那时应忍痛做些让步……对日本是有利的……

日本也曾“反思”二战,做出了一连串“检讨”,看哪一条最深刻?

确实如此,对美开战,对美国有深入了解的山本五十六起初也不赞成,直到最后一刻,他仍在等待“日美交涉成功的消息”。御前会议上也得出结论:开战初期能够取胜,最终还是缺乏使敌屈服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仍拒不让步,那就只得面对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了。

幻想苏联“调停”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为“给苏联人民一个交代”,斯大林提出出兵东北的一串“条件”。也许是对东道主的盛情招待非常满意,也许是病体缠身犯了糊涂,罗斯福竟然全都答应了。

此后,苏联开始向远东秘密输送部队和物资,老谋深算的斯大林还不断向日本释放信号:苏联不会违反中立条约攻打日本。穷途末路之下,日本决定“通过苏联实现和平”,随后派遣特使赴莫斯科,希望苏联担当与美英斡旋的“中间人”,斯大林欣然答应。

7月28日,对美中英发表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日本仍寄最后的希望于苏联,首相铃木贯太郎强硬表示“不予理睬”。日本人没想到,不出十天,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八月风暴就接踵而至。

日本也曾“反思”二战,做出了一连串“检讨”,看哪一条最深刻?

“文件”认为“……如果日本在波兹坦公告前向美英投降,苏联分享战果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日本应直接向美英无条件投降并迅速付诸行动,幻想苏联调停实为最愚蠢的想法……不直接与美英进行和平交涉,却要求苏联这样的国家斡旋和平,这一点尤其应予以批判。”

很明显,在以上诸多“检讨”中,日本人在跟苏联人“打交道”上反思最为深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