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发现,任何一种微小的差异都能导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

2.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3.踢猫效应:



父亲在公司被老板骂了,回到家越想越气,就把自家孩子也给骂了;孩子觉得委屈,于是便把猫给打了;猫跑到马路上,卡车司机为了避让猫咪,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4. 拆屋效应



鲁迅曾在192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也被称为“门槛效应”

5.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6. 恋爱补偿效应

人一般会喜欢上「喜欢自己的人」,因为别人对你的爱慕包含了对你的肯定,认可了自己优秀的一面,反过来我们会努力保持在对方眼里的样子,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也是这样来的。

7. 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的地位够高,受人敬重,他所说的话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我们常说的“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了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来给学生们讲课,当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这就是所谓“权威效应”。

8. 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认为,很大一部分人都会认为精通一项技艺很简单,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困难程度,所以他们才敢于尝试,即我们常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

9.鸟笼效应:

一个人在房间里挂上一个空鸟笼,最后他会忍不住心理上的别扭给鸟笼“配套”上一只鸟。

10. 出丑效应

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指的是一个人的缺点会带给其他人安全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难免出丑犯错。一个人足够优秀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难以亲近。但如果这些杰出或优秀的人偶尔出丑,不但不会影响他的人际吸引力,反而会增添他们的人格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