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一首经典豪放词,主要抒发了词人渴望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这首词历来也被看作是苏轼第一次对豪放词的尝试,并且一洗北宋词作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具有非凡的开拓意义。全词气势豪放,所彰显的爱国情怀,每一句都让人豪情万丈!

“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这首词的开篇之句,就不同凡响,气势之豪放,读起来仿佛有万丈雄心即将喷涌而出,一个“狂”字更是定下了这首词的基调。紧接着四句刻画了词人出猎的雄壮场面,一展作为一名猎者的豪迈气概。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头顶戴着华美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过平坦的山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出猎的盛情厚意,苏轼也要像当年的少年孙权一样,射杀猛虎,一显身手。这几句词句,更加凸显出了苏轼的“狂”劲和万丈豪兴。上阕词人把自己出猎的场面,描写的气势恢宏,主要还是表达自己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起始三句,进一步描写了词人的“狂”态。都说酒后壮胆,我已经痛快淋漓的喝了一顿酒,即便现在我已经两鬓微微发白,那又有什么关系。这里苏轼以“老”衬“狂”,尽显自己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词引用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可见苏轼内心的夙愿,便是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结尾三句紧呈前面希望得到重用,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为此苏轼可以像满月一样拉满雕弓,射向西夏军队。下阕苏轼借助出猎之行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其境界开阔,气势雄浑,古今很难再有。苏轼也对自己的这首作品颇为自负,曾写下这么一句话:“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说的就是这首词。

总的来看,苏轼的这首词,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表达了词人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可以说每一句读起来,都让人豪情万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