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伙伴生了病,就喜欢尝试用“土方”治一治。然而,这位哥们却治中毒了!

据腾讯新闻报道,安徽蚌埠的小韩因为摔跤,不幸伤到了膝盖,导致膝盖的活动、弯曲不是特别健全。小韩的爷爷听说三七磨粉吃能够活血化瘀,就在自家地里种了起来,收获后煮给小韩喝。喝了一个星期左右,小韩全身开始浮肿,喘气难受。到医院检查发现,小韩患上肝小静脉堵塞,原来小韩喝的并不是三七,而是土三七,有剧毒!

可能有的小伙伴蒙圈了,“三七”和“土三七”的名字就差一个字,怎么“土三七”就喝出问题了?

药名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武汉市中医院药学基地主任药师张义生在接受武汉晚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三七”与“土三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功效和毒性却有天壤之别。

“三七”属五加科人参属,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活血止血、散瘀消肿,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

“土三七”别名“菊三七”,是菊科。2011年发表在国际著名肝病杂志上的药理研究已经证明,“土三七”里面含有一种名叫“吡咯烷”的毒物,会导致肝窦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坏死,导致肝脏的血“只进不出”,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腹水黄疸。这种损害一经形成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

为了让小伙伴们不再弄混它俩,健康君给大家找到了区分方法,快来学习一下吧!

看叶、花区分“三七”与“土三七”

武汉市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张耕在接受武汉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七”和“土三七”很容易辨别。“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红色的;而“土三七”的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张耕提醒说,“土三七”磨成粉后,很难与“三七”区分,市民在购买中药材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不可贪图便宜。即便是正宗的“三七”,使用的剂量不同,功效也完全相反。“三七”小剂量止血,大剂量活血,一旦吃超量,同样很危险。

除了“三七”“土三七”容易混淆,健康君发现还有很多名字相似的中草药,其功效及用法也不同!

这些药弄混了当心中毒

香加皮与五加皮

香加皮根皮呈卷简状或糟状,少数呈不规则块片状。外表面灰棕色至黄棕色,粗糙,有横向皮孔,栓皮常呈鳞片状肃落,露出灰白色部;内表面淡黄色至灰黄色,稍平滑,有细纵纹。有特异香气,味苦。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

五加皮呈不规则卷筒状。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斑痕;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气微香,味微辣而苦。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等。

注意:这两者都有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但不能混用。香加皮有毒,强心作用很强,不宜过量和长期服用。

赤小豆与相思子

赤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气微,味微甘。主要用于中药材,具备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功效。

相思子呈椭圆形,在脐的一端黑色,上端朱红色,有光泽。相思子用于疥癣,痈疮。相思子根、相思藤可生津,润肺,清热,利尿,用于咽喉痛,肝炎,咳嗽痰喘。外用可治皮肤病。

注意:相思子含有相思豆毒蛋白的蛋白质,此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误食时会中毒,严重时甚至会丧命。

川贝母与土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乌花、棱砂川贝母的鳞茎。产于四川等地,其性味苦、甘,微寒。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其性味苦、凉,能解毒散结,消除痈肿。外形与川贝母相似,但基部呈脐状凹入,有须根茎。表面呈黄白色或黄棕色,光滑,不分瓣。

注意:土贝母含秋水仙碱,系有毒草药,内服过量可使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中医多外用冶痈肿、瘰和关节炎等症,与川贝母的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不同。

健康君碎碎念

小伙伴们为了安全起见,吃药的时候,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包括用药物泡的酒,都不要乱喝,因为体质不同,可能会对药物过敏。

本文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