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周总理撒骨灰的绝密飞行

1976年1月15日晚8时15分,一架飞机从北京东郊的通县机场秘密起飞,在广袤浩瀚的夜空中,将周恩来总理的骨灰轻撒在祖国的江河里和大地上。执行这个秘密飞行任务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独立第七团一大队。

多年来,有关为周总理撒骨灰的报道和回忆文章很多,但当年空军独立第七团撒周总理骨灰的史实,始终没有完全解密和向社会披露。日前,当年在该团机务一大队从事地勤工作的张景文根据参与执行秘密飞行任务的部分知情老首长、老战友的回忆,并查阅有关历史资料,追记了第七团为周总理撒骨灰的完整经过。

01

空军政委亲临下令

1976年1月9日清晨,我团正在通县机场组织飞行训练。突然,听见几个从事地勤无线电工作的战友惊呼: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不久,从机场指挥员那里传来立即停飞的命令,我们马上执行,结束了飞行训练。

1月15日凌晨3时左右,空军政委张廷发、副政委高厚良来到通县机场,在我团指挥所下达15日晚上用我团飞机通过秘密飞行为周总理撒骨灰的命令。张廷发政委说:根据周总理生前遗愿,要用国产飞机将周总理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湖海和大地。受中央军委委托,我们代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向你们下达为周总理撒骨灰的任务。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不能有一点差错。这项任务要绝对保密。

根据邓颖超大姐的要求和飞机性能,飞机航线是由通县机场起飞,经北京上空、密云水库、天津、山东的北镇黄河入海口,然后,返回通县机场。飞机飞行高度2000米,飞行速度180公里/小时。

根据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高振普回忆,空军用飞机为周总理撒骨灰是中央决定的,中央与邓大姐共同选定了撒骨灰的地点和时间,汪东兴具体布置、空军政委张廷发全权负责落实执行任务。

02

运—5军机担当重任

空军当年准备了两个机组和两种飞机执行为周总理撒骨灰任务,一个机组在通县机场,是国产飞机;一个机组在南苑机场,是进口飞机。最后,空军首长决定用通县机场的国产飞机执行任务。

多年来,有的报道或回忆文章中所谓“由民用的撒农药的安-2型飞机撒了周总理骨灰”的说法是不确切的。运-5飞机的前身是苏式安-2型飞机。1954年我国开始从苏联进口安-2飞机,1957年我国仿制安-2飞机成功,并命名为运-5飞机。当年,我团有20多架运-5飞机,主要用于运输军用物资、部队人员、抗灾抢险物资以及帮助地方播种、撒农药、灭火等方面。

15日凌晨3时15分左右,我团首长向机务一大队机务一中队下达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出于保密需要,团首长并没有告知机务一中队将要执行为周总理撒骨灰的秘密飞行任务。大约在上午10时左右,团首长才告诉飞机要执行的是为周总理撒骨灰的秘密飞行任务,从待命的20多架运-5飞机中,决定由机务一中队二分队维护的飞机尾号为7225的军绿色运-5货机来执行这个秘密任务。

当天上午,我团大修厂对撒骨灰的设备进行紧急改装,并在午后迅速将该设备安装在7225号飞机货运舱内,这套设备很大,呈圆锥体漏斗形状。为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飞机在地面和通县机场上空用白面等作为骨灰代用物进行了多次模拟试撒。飞机在试飞和试撒结束后,就进入待命状态,有专人严格看守和监控飞机,在执行秘密飞行任务前,禁止任何人员接近飞机。

03

邓大姐护送骨灰到机场

1月15日晚上7时左右,由邓大姐亲自护送周总理骨灰、空军政委张廷发带队的几辆汽车悄悄地驶入通县机场,其中一辆是周总理生前乘坐多年的苏制灰色吉姆轿车。根据高振普回忆,在15日下午周总理追悼大会结束后,为使护送周总理骨灰的车队不惊动群众,邓大姐一再强调要保密和低调。因此,邓大姐一行人经过人民大会堂地下通道,利用夜幕的掩护从长安街向东行驶来到通县机场。

当邓大姐一行人到达机场时,由于当时的政治历史原因,也由于邓大姐要求低调,我团在营区和机场外场都没有组织官兵列队迎候,没有摆放冬青和鲜花,没有摆放花圈和挽联,没有播放哀乐,没有举行任何撒骨灰的仪式,整个部队营区非常肃穆,没有任何人走动。

几辆汽车直接开向机场外场的7225号飞机停机坪,邓大姐、张廷发和周总理治丧委员会办公室的两名领导和其他5名随从人员先后从汽车下来,直接向飞机走去。两名领导是罗青长、郭玉峰,5名随从人员是周总理生前的工作人员张树迎、高振普、周总理和邓大姐的秘书赵炜以及陈士葆保健医生、刘新莲护士。

04

邓大姐挥手诀别周总理

晚上7时30分左右,罗青长、郭玉峰以及手捧周总理骨灰盒的张树迎、高振普登上飞机,他们代表邓大姐去撒周总理骨灰。邓大姐没有登上飞机。据高振普回忆,邓大姐曾对他们说过:她很想亲自去撒,但是目前条件不允许她这样做。在即将起飞的飞机前,邓大姐同机组人员握手,用沉痛的声音说:“辛苦同志们了!”

晚上8时计划的起飞时间到了,但此时天空突然刮起北风,为确保飞机飞行安全,不得不延后起飞时间。晚8时15分左右,北风渐渐停了下来,飞机正驾驶员胥从焕等机组人员立即发动飞机。当晚,为了保密工作需要,机场实行灯火管制,没有打开跑道灯。飞机依靠机翼上的航行灯照明,从停机坪慢慢地滑向起飞跑道并迅疾升上夜空。邓大姐轻轻挥手向自己最亲密的同志、战友和伴侣作最后的诀别。直到飞机渐渐消失在茫茫夜空中,邓大姐一行才上车返回北京市内。

05

顺利完成撒骨灰任务

为了确保7225号飞机的绝对安全,据现年86岁的赵东旭(时任我团参谋长)回忆:当天晚上,空军实行非常严格的禁空令,即在该飞机飞行期间,全国任何军用和民用飞机一律不得起飞。空军雷达全部开机,全程跟踪执行任务飞机的飞行状况。

飞机在飞经北京城区上空时开始准备撒周总理骨灰。打开装有周总理骨灰的骨灰盒后,周总理骨灰分装在几个白色的大约长30厘米、宽15厘米的小布袋里。在飞机飞越密云水库上空时,胥从焕根据指示,第一次拉了飞机上的播撒把手,将周总理的第一包骨灰撒了出去。这时骨灰既可以飘向水面,又可飘向长城内外。飞机随即转向,朝东南方向飞行。

在飞到天津海河的入海口上空准备撒骨灰时,机上的一位领导要求胥从焕在投放骨灰时降低一些飞行高度,胥从焕回答说,飞行路线、飞行高度和撒骨灰地点,都是中央定的,我无权改变。然后,胥从焕第二次拉了飞机上的播撒把手,将第二包骨灰撒在天津海河的入海口。

此后,飞机飞过天津、河北后飞到山东,在山东滨州黄河的入海口北镇黄河大桥上空,胥从焕第三次拉了飞机上的播撒把手,把周总理的第三包骨灰撒在黄河之中。在撒骨灰行动即将结束时,机上人员突然发现周总理的皮带环在火化后还是完整的,无法通过骨灰播撒喷口撒出去,经请示飞机上的首长,机上人员将皮带环取出后打开飞机舱门抛下去。此时,撒周总理骨灰的任务顺利完成。

撒完周总理骨灰后,飞机在渤海上空盘旋三圈,然后开始返航。1月16日0时45分,飞机在空中飞行4小时31分钟、飞行航程830公里后,安全降落在通县机场。5分钟后,中央电台向全世界宣布:周恩来总理的骨灰已经根据他生前遗愿撒向祖国的江河湖海和大地。

今天,我团的7225号运-5飞机,作为重要历史文物,被永久停放在中国航空博物馆。

据《文史月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