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大公网2月24日报道,广州中山大学23日透露,该校牵头的中国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正在全球招募研究人员,招聘方向包括引力理论、空间引力实验和精密测量技术,团队负责人年薪5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中山大学透露,目前该项目已吸引中国十多所大学、研究院所加盟,已有欧洲重力波探测项目“LISA计划”课题组的几位核心成员表示愿意与“天琴计划”开展合作,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的顶尖教授也希望成为合作者或者顾问。

据大公网2月24日报道,广州中山大学23日透露,该校牵头的中国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正在全球招募研究人员,招聘方向包括引力理论、空间引力实验和精密测量技术,团队负责人年薪5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

据中新社、中通社报道:中山大学校长、“天琴计划”牵头人罗俊介绍,预期执行期为2016年至2035年的“天琴计划”将发射3颗卫星,构成等边三角形阵列,对空间低频段重力波进行探测。据透露,“天琴计划”预期通过5年时间的发展,凝聚100人以上的科研队伍,同时积极向国家申请建立“天琴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美国“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受到全球关注。与此同时,有消息称中山大学在2015年7月启动中国本土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

“天琴”全球招500研究人员 团队负责人年薪百万

逾500岗位虚位以待

该项目现正面向全球招募高层次人才、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员和博士后。招聘启事表明,各领域的团队负责人年薪可达50至100万元。团队需要约100人的教师团队、四五百人的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及博士后。招聘方向包括引力理论、空间引力实验和精密测量技术,其中需要在星间激光测距技术、无拖曳控制技术、月球激光测距技术、系统模拟与分析、卫星微推进技术等五个领域招聘。

中山大学透露,目前该项目已吸引中国十多所大学、研究院所加盟,已有欧洲重力波探测项目“LISA计划”课题组的几位核心成员表示愿意与“天琴计划”开展合作,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的顶尖教授也希望成为合作者或者顾问。

珠海一期工程启动招标

2015年7月,中山大学正式启动了中国本土的空间重力波探测项目“天琴计划”,该计划以重力波研究为中心,开展空间重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先研究,制定中国空间重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并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该计划拟发射三颗全同卫星,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卫星本身作高精度无拖曳控制以抑制太阳风、太阳光压等外部干扰,卫星之间以激光精确测量由重力波造成的距离变化。主要探测对象是一个周期仅有5.4分钟的超紧凑双白矮星系统RXJ0806.3+1527所产生的重力波。

“天琴计划”所在地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目前,“天琴计划”地面综合设施的第一期工程,包括3万平方米的天琴综合研究大楼、1万平方米的山洞超静实验室、位于凤凰山山顶的5000平方米教学、科研、科普多功能观测站等基础设施工程已基本完成设计和勘测,目前正在招标,预计今年五六月份动工。

罗俊表示,与美国LIGO项目相比,“天琴”探测低频段重力波,LIGO则探测高频段重力波;“天琴”探测连续的重力波,可以持续验证,LIGO探测的是短时间的重力波。低频重力波反映的东西更多元丰富,而高频重力波大多是宇宙中更极端的事件,如中子星或黑洞等天体相撞等,两者反应的是宇宙不同的物理现象和进程。

开展空间重力波探测需要尖端的探测技术,包括星间激光测距、惯性传感器等。罗俊指,中国已有多年经验的累积,比如惯性传感器已有10多年的技术积累,而“天琴计划”是根据中国的技术能力实际和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前景提出的可行方案,中国也应在重力波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