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发现了一个比较稀奇的病,但近年的患病趋势开始上升,这个病叫做“川崎病”,看到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也会觉得怎么有点日本的感觉,因为这个病是在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才被大众认识,近年来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川崎病的并发症

“每一种病没有对症下药医治好都会有这些那些的后果,最严重的肯定就是导致死亡,川崎病的并发症说起来也是挺吓人的。”

由于川崎病会引起心血管的病变,也会引起很多并发症,不过这些并发症发现得早,进行治疗就没有太大问题。

1.冠状动脉病变: 根据日本1009例川崎病观察结果,提示一过性冠状动脉扩张占46%,冠状动脉瘤占21%,发病第6天即可测得冠状动脉瘤,第2~3周检出率最高,第4周之后很少出现新的病变,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5~30%。

2.关节炎或关节痛发生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大小关节均可受累,约见于20%病例,随病情好转而痊愈。

3.胆囊积液多出现于亚急性期,可发生严重腹痛,腹胀及黄疸,在右上腹可摸到肿块,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证实,大多自然痊愈,偶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或肠道出血。

川崎病的一些症状

“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常见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舌头呈杨梅状,手部会有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会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大片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

还有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发热不久,大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

确诊症状

“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此病诊断标准应在下述六条主要临床症状中至少满足五条才能确定:”

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

②双侧结膜充血;

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

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斯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

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

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cm或更大,但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四条主要症状阳性即可确诊。

痊愈之后要注意些什么?

“川崎病可怕在于痊愈了之后还要继续注意,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脏功能,不过现在医学昌明,很多孩子过了20年也没有事。”

1.川崎需要终身随访,刚出院连续3个月查心彩。建议后期每年查一次心彩。

2.输丙球后1年内不要打疫苗。

3.今后孩子生活饮食注意一些,不要得糖尿病、三高、防止肥胖,说白了不要对心脏造成负担。

4.后期就是得注意冠状动脉扩张,别的后遗症不会有。

5.出院后阿斯匹林至少得吃3个月。

川崎病是一种发热性疾病,但需要排除貌似的“川崎病”,主要应与各种出疹性传染病、病毒感染、急性淋巴结炎、类风湿病以及其它结缔组织病、病毒性心肌炎相鉴别。确认好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宝宝的健康对于家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