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天津港,与市区相比仍有几分冷意的海风里夹带着一股“科技味儿”——达到L4阶段的全球首辆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在天津港开启试运营。

天津港吹过L4级豪沃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刮起的科技风

这辆被冠以众多时髦关键词的电动卡车由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领军,天津港集团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和天津主线科技公司三方携手打造而成。

中国重汽集团公司技术发展中心汽车电子设计部副部长田磊表示,此次三方的深度技术合作和联合技术创新,是一次汽车制造企业、港口用户企业和尖端科技研发企业跨界强强合作的大胆尝试,充分展示了“智能”加“智造”的叠加效应。这将加快无人驾驶电动卡车产品研发的更新迭代,创新推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自我革命式的变革,有力推进我国绿色智慧物流的升级发展。

现场,船上堆如山高的集装箱与岸上巨大的岸桥将停在其间的豪沃T5G无人驾驶电动卡车衬托的甚为秀气,这种体量上的对比也凸显出港口对水平运输效率提高的迫切需求。

天津港吹过L4级豪沃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刮起的科技风

此次试运营的豪沃T5G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正是对港口这一需求的回应。

先来看看这辆车能干些什么。

试运营现场,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装配有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计算单元的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完成了道路行驶、精确停车、集装箱装卸、障碍物响应等指定动作,实现了集装箱从岸边到堆场的全程自动驾驶水平运输。

据主线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天雷介绍,试运营车辆安装的系统能够实现5cm以内的自动配准,并且环绕车辆的众多传感器和摄像头也能保证车辆在阴晴雨雪各种天气都能够适用,在解放驾驶员的同时保证了运输效率。

对于车辆主体提供者中国重汽,赋予这辆无人驾驶电动卡车的价值则体现在技术集成和体系化保证上。

据介绍,有着60年造车深厚底蕴和先进设计理念的中国重汽在全球首台L4级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打造过程中,融入了人工智能、车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创新技术,车辆配备了世界先进的驾驶系统和成熟可靠的纯电中央驱动控制系统,整车满载行驶可达120公里,并且充电时间小于1小时。

天津港吹过L4级豪沃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刮起的科技风

再来看看“plan B”与现有的“plan A”对比,又有怎样一番表现。

解决港口集装箱水平运输问题的plan A是自动导引车(AGV)加地面埋设磁钉,plan B即是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方案。

两者对比,plan B最明显的比较优势是低成本。

据介绍,在成本方面,购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支出的费用是自动导引车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随着汽车制造商上线量产还会进一步下降。在后期使用方面,无人驾驶电动卡车结构简单、配件购买方便、且修理保养与传统集装箱卡车没有太大差别,因此日常维护费用也相对较低。此外,由于无人驾驶电动卡车不需借助磁钉等其他特殊设备,所以不仅能适应港区大范围作业,并且还能驶出港区,满足更多的“跨界”运输需求。

在乘用车无人驾驶遭遇众多非议的时候,中国重汽与天津港、主线科技三方合作为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找到了一片适宜“生长”的土壤,随着三方合作的深入,无人驾驶电动卡车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也将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商用车智能化、网联化多赢局面的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