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以前国号叫倭,“倭寇”二字作为名词独立,通常是用以称呼来自日本的侵略者。而在往后的抗日风潮中,倭寇更成为敌视日本人的用语。在我们看来,用倭寇代指日本,也是因其身材矮小,哪怕是被日本人被誉为“战国三英杰”之一的德川家康,身高也只有1.53米。

日本人属于蒙古人种,却也是好几个民族结合而来,主要是东北亚通古斯语族人、古代中原人、少量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等。在二十世纪初,日本男子的平均身高大约为1.55米,在与中国抗战八年后,日本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576米。短短四十五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便增长至1.7米,这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据科学研究,日本人的矮小与饮食关系及其血统有很大关系。

一、日本人喜食海鲜不食肉类

日本人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远离大陆,岛屿上的肉类产量少,平时只供给贵族食用。由于靠近海边,海里的很多海鲜和鱼类成为了他们的主食之一。其次,按照历史记载,日本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引入佛教,在当时社会中产生巨大的影响。佛教推崇素食,杀生即能折寿,造下罪孽,因此,在七世纪末期,日本天武天皇就明确下令禁止日本人吃肉,也并非是所有肉类都不能食用,除了猪肉、兔肉和鹿肉不能吃外,别的还是可以吃一些。因此,日本人一直坚持吃素,连菜都很少吃。这就导致了日本人长期营养不良,身高很难再上一个层次。等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鼓励国民吃肉食,这才让日本人身高有了一点提高。

二、1945年,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引进外来血统

日本在1945年投降后,也让美国数十万大军进驻,日本贵族尊崇血统,于是就号召日本成年女性嫁给美国大兵,并宣扬这是爱国的表现。于是,日本大多数女子都以嫁给美军为荣耀,并纷纷生下儿女,几年后,混血儿多达二十多万,等到这些混血儿长大后再度成家生子,日本人的血统就慢慢的改变了。

至五十年代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日本天皇开始认识到国人身高的不足,于是就发布了一系列措施,挪用相当一笔钱来作为下一代的营养费,每日除了要吃一个鸡蛋,还需要喝一杯牛奶,且都是强制性的。因此,身体得到了营养补充的日本人的身高更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