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才刚开始,成立才短短一年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就喊出2019 年要再拓展2,500 家新店铺,预计年底时总数会达4,500家,将会超越星巴克(Starbucks )成为中国最大连锁咖啡品牌。

有“小蓝杯”之称的瑞幸咖啡,靠着疯狂补贴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在2018年1月到9 月亏损高达8.57 亿人民币,如今又喊出大规模展店计画,究竟瑞幸咖啡能成为下一个星巴克?还是会步上ofo后尘,走向衰败呢?

肩负8亿亏损,仍大喊超越星巴克!爆红瑞幸咖啡凭什么?

线上线下顾客通吃,小蓝杯来势汹汹

中国咖啡市场仍在快速成长中,以2017年的数字来看,人均咖啡消耗量平均一年4杯,相较于台湾、日本人均在200杯以上,可见咖啡市场仍蕴藏巨大商机。

全球连锁咖啡巨头星巴克,1999 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门市,随着中产阶级崛起、人口红利的加持下,让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看准中国市场庞大潜力,星巴克先后在2006 年、2007 年、2011 年,回购美大、三元、美心股份,直接接管华中、华北、华南地区的门市,接着在2017 年星巴克豪掷13亿美元,收购统一所持有的股权,正式全面接管华东市场1,300家门市,目前累计全中国共有3,400 家门市。

不过最近星巴克在国内遇上了新对手,总部位于厦门的瑞幸咖啡,是一家非常年轻的本土品牌,2018年1月才正式试营运,创办人钱治亚辞去神州优车营运长职务转战咖啡市场,目标就是要取代星巴克,科技改变消费习惯,第一个具体的颠覆,就是瑞幸咖啡全部都要用手机才能下单,背后的目的是广泛搜集顾客数据,搭配线上线下的经营手法,了解顾客的喜好、最常买咖啡的时机,再搭配社群号召、补贴等精准的行销手法快速切入市场,在中国商办圈掀起一股旋风。

肩负8亿亏损,仍大喊超越星巴克!爆红瑞幸咖啡凭什么?

品牌创立之初就以外送作为业务核心,瑞幸咖啡与顺丰速递合作推咖啡外送服务,虽然现在瑞幸咖啡的门市比星巴克还要少,但靠着外送以门市为中心,进一步接触到的客群比起星巴克更深、更广,除了有以外卖为主的厨房门市类型,也开设具有完整体验的旗舰店,线上线下顾客通吃。

同时瑞幸也借着融资,积极扩张市场版图,2018 年12月瑞幸宣布完成2 亿美元的B 轮融资,估值来到22 亿美元,去年12 月更与美团点评展开合作拓展服务范围,对手星巴克则是在去年8 月与外送服务饿了么合作。形成腾讯跟阿里巴巴两大中国科技巨头,背后较劲的局面。

靠补贴抢占市场,瑞幸咖啡能超越星巴克吗?

本周在2019 年战略沟通会上,瑞幸咖啡创办人钱治亚表示,过去一年已经在中国22 座城市开设2,073 家门市,共累积1,254 万客户数量、卖出8,968 万杯咖啡,送订单平均配送时间为16 分43 秒,随着门市密度增加,自提比例提高到61%。

展望新的一年,钱治亚喊出总门市数量要超过4,500 家,目标是超越星巴克,成为全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然而对手星巴克在中国可是花了20 年,才有今天的门市规模,成立短短一年的瑞幸做得到吗?

根据中国媒体报导,瑞幸将以中国一线城市为主,拓展2,500 家新店面,目标是100%涵盖一线城市核心区域500 公尺的范围,要让消费者在每个城市转角,都能购买到瑞幸咖啡。看似美好的愿景,以及规模如此庞大的展店过程,瑞幸咖啡其实都是靠钱砸出来的,过去一段时间瑞幸靠着疯狂补贴打击竞争对手,后遗症也就反映在财报数据上。

根据一份B 轮融资计划书数据,2018 年前9 个月,瑞幸咖啡累计营收为3.75 亿元人民币、毛利润为-4.33 亿元人民币,净亏损达高达8.57 亿元人民币(约合新台币38 亿元),现在又要再多开2,500 家分店,钱还能够烧多久?创办人钱治亚表示,利用补贴抢占市场,是瑞幸的策略,「会在坚持高性价比和高便利性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咖啡。」

看到瑞幸咖非如此高速的发展,市场上有一派人担心瑞幸在还没成为下一个星巴克之前,就会步上ofo 后尘走向衰败,钱治亚强调瑞幸刚完成B 轮融资,公司现金流没有任何问题,会将资源投入开店、新产品研发、补贴、数据技术,就算3~5 年不盈利,公司也还撑得下去,瑞幸究竟会不会步上ofo 后尘,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