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汽大众官方透露,2018年上汽大众共卖出206.5万辆新车,稳坐中国乘用车销量头把交椅。在中国“卖疯了”的上汽大众,唯一的对手,似乎就只有自己了。而上汽大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调的销售业绩,一份原因要归功于朗逸家族的持续热卖。

年销量破50万 那些不看好朗逸的已哑口无言

据了解,朗逸2018年为上汽大众贡献了503825辆销量,占整个上汽大众总销量的1/4左右,实现了10.0%的同比增长。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朗逸这款车,上汽大众直接被砍掉了50万销量,再剔除斯柯达品牌贡献的35.2万辆销量,上汽大众就如同被套上了一个“虚弱”技能,销售实力直接减少40%左右。不过存在即合理,朗逸就是一张不折不扣的王牌。那么问题来了,朗逸到底有啥过人之处,能在整个车市下行的情况下逆势增长,创下年销超50万的销量业绩呢?

没点硬实力哪敢称“神车”

作为一款A级家轿,开发成本和价格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朗逸这款车针对消费者的照顾还是比较全面的。

首先,朗逸在细分车型的布局方面就下了不少功夫。目前朗逸的在售的细分车型就多达23款,10.99-16.59万的价格跨度也比较大,各个不同配置的车型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这也让朗逸的受众群体更加宽泛。说得好听一点,这叫产品线完整,说通俗一点,这叫“撒拦河网”,不管怎样说,只要是想买合资A级车的消费者,都能在这23款车型中找到一款自己心仪的,这就够了。

年销量破50万 那些不看好朗逸的已哑口无言

除了配置和价格以外,朗逸的技术还是拿得出手的,并且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刁钻”要求。在动力系统方面,除了两款1.2T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以外,所有车型都是用的EA211发动机,百公里油耗最低仅5.1L,其运行稳定性、低扭动力表现都是有口皆碑。而动力系统的配置也是多种多样,1.5L、1.6L自吸发动机,1.2T、1.4T涡轮增压发动机任由消费者选择。在传动系统方面朗逸几乎也做到了“无死角”满足消费者,嫌弃自动挡没驾驶乐趣的,有手动挡可以选;过不去双离合这个坎的,有6AT车型可选;想要省油的,也有7挡双离合车型可选。

年销量破50万 那些不看好朗逸的已哑口无言

从市场方面分析,朗逸“拦河网”式的车型配置,也非常符合A级车消费群体的消费倾向性。实话说,A级车能享受到的配置比较有限,但朗逸在动力系统、传动系统、配置、价格等方面的多样性,让其被选择的概率更大。而EA211发动机的配置,也让朗逸多了一项硬性的技术实力。

产品迭代及时,会讨好消费者

回顾以往的销量,朗逸在2014年以前基本保持一家独大的优势,而2014年过后,轩逸和英朗的销量对朗逸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过了两年,上汽大众似乎也意识到一个问题:朗逸都卖了超过7年的时间了,是不是该换代了?于是,针对更符合新时代消费者需求的全新一代朗逸便被排上了日程……

年销量破50万 那些不看好朗逸的已哑口无言

全新一代朗逸最大的不同便是平台技术和车身尺寸的变化,笔者认为这样的改变是“虚实结合”的“骚操作”。

就平台技术而言,用了20年的PQ34平台从心理感知方面来讲,的确是显得有些老了,一些消费者自然觉得不乐意。而成MQB的朗逸系列,就好像被解放了的农奴,身份瞬间就不一样了。销售顾问介绍说奥迪A3都是MQB平台打造的,消费者对朗逸的印象当然就更好了。不过在技术方面,MQB平台也的确是更加先进的。

年销量破50万 那些不看好朗逸的已哑口无言

而全新一代朗逸在车身尺寸方面的变化,对消费者来说也非常实在。在朗逸、轩逸、英朗“三剑客”中,老款朗逸在尺寸轴距方面都不怎么占优势。而新推出的朗逸Plus(长宽高:4670*1806*1474mm,轴距2688mm)的车身尺寸相对于轩逸更有优势(轩逸长宽高:4631*1760*1503mm,轴距:2700mm),轴距上的差异也没有那么明显了。

换代后的朗逸系列车型,因为MQB平台在技术上更加先进,同时也让消费者面子上更过得去,最后还很切实际地加长了车身尺寸。面子、里子都照顾到了消费者的情绪,销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质量过关,同级别有优势

朗逸还有另外一个比较尴尬的外号——“德原朗”。这是朗逸刚以“中国特供”的身份推出来的时候,人们讽刺其“德国原装朗逸”的简称,意在揭露它其实没有德国品质。不过现在看来,这被人们戏谑的“德原朗”,品质其实挺不错的。

年销量破50万 那些不看好朗逸的已哑口无言

我们就拿轩逸、英朗这两款同级别竞争最大的合资车来比较。车质网的数据显示,在整个2018年间,轩逸投诉案例共1249起,投诉榜排名第4,英朗投诉案例共1152起,投诉榜排名第6。而全年销量超过50万辆的朗逸一共有487起投诉,排名投诉榜19位。一组简单的数据对比,充分说明了即便朗逸是“中国特供”,质量也是很可靠的。

结语

客观的说,在汽车整体销量有所下滑的2018年,处在销量浪尖上的车能够保持销量的坚挺也就非常不错了。而朗逸却实现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实在无愧“神车”的称号。而从朗逸本身来讲,凭借大众的品牌效应,自身比较全面的身产品力和过硬的质量,加上及时到位的产品迭代,是让这款“神车”持续发力的关键所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