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要在深水下进行作业,就必须要佩戴氧气瓶或者呆在潜水钟内。而在水下可以供人呼吸的压缩空气与自然空气的成分相同,具有有1/5的氧气,和4/5的氮气 (N2)。但是氮分子融入神经细胞会产生麻醉效果,而在30公尺以下呼吸纯氧超过一小时,会引起严重的氧中毒现象,那么剩下唯一的方法就是将氮气换成具有相同作用的氦气。而氦分子的体积非常小,甚至小于水分子的好几倍,所以在深海的高压下,氦分子会轻易渗透进表壳内,使壳内压强与外界高压持平。​当潜水人员上浮,随着深度减小,压强也随之减小,但表壳内却因为积存了许多的氦分子压强没有降下来,此时如果不立刻进行排氦处理,手表极有可能因巨大的压力差而产生爆裂。历史上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1966年日本的深海作业队中的潜水员来到350米深的海域作业,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佩戴的手表没有排氦阀门,直接炸开,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潜水表的排氦装置应运而生,专为300米以上的潜水而配备。​

排氦阀门的原理是什么

目前排氦阀门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动排氦,二是手动排氦。自动阀门是一种活动阀装置,能排出氦气同时可将海水隔绝在外。这种装置利用表壳内外气压差自动将阀门顶开,从而将表内氦气排出,类似于我们煮饭用的高压锅。

自动排氦阀门

而手动阀门则是在使用时需要旋开阀门,类似旋入式表冠,使用后需要重新锁起。这类潜水表在正常状态时排氦气的阀门由内部的上方橡胶圈进行防水,当阀门锁紧时无该功能。拧松阀门,此时该装置就处于减压状态。当表内压力足够大于表外压力时,将退开阀门内部下方的橡胶圈,从而将气体释放。一旦压力均衡了下部的橡胶圈会被弹簧推回原来位置,减压过程中该动作会多次重复。比自动的来说要复杂得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