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被遗忘的英雄,为国戍边数年见解放军前来,大哭:终于把你们等来了

在我国,军人就意味着保家卫国,一旦穿上了军装就要随时转备好要接受“马革裹尸、血染疆场”的历史使命。自古有历代将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悲凉,也有文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豪情,似乎在他们看来能够为保家卫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大慰平生的一件事情。

一群被遗忘的英雄,为国戍边数年见解放军来大哭:可把你们盼来了

作为一个军人,特别是那些常年为国戍边的军人,总是会由于各种原因,容易被人们所遗忘。尤其是在中国古代那种极为不发达的交通条件下,各种信息的传输极大地受到了地理和时间的限制,就有可能出现那些偏远边疆的士兵,即使内地改朝换代了多少年,却依然不为所知的情况。

这种事情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例如在中国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的时候,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公元755年,唐玄宗的心腹爱将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了针对唐朝的叛乱,一时间叛军声势浩大,唐玄宗以及满朝文武都陷入了一种极度慌乱之中。

一群被遗忘的英雄,为国戍边数年见解放军来大哭:可把你们盼来了

唐朝中央政府开始急忙从各地调集诸侯军队入京勤王,而在各路入京勤王的部队中,有一支是驻守河西的军队。这支军队驻守的河西是链接中原内地和西域各地的重要走廊,当唐玄宗为了镇压安禄山叛乱,将驻守河西的军队调离了之后。

吐蕃则趁机占领了河西,后来“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唐朝政府国力大不如前,都认为此时的西域各地恐怕都已经沦陷了,就业没有再派人攻打河西,从而造成了一种西域各地与中原王朝通讯联系的彻底中断。不过,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此时的安西四镇的确还存在有一直唐军再苦苦坚守阵地,从来没有放弃。

一群被遗忘的英雄,为国戍边数年见解放军来大哭:可把你们盼来了

据史料记载,这支唐朝军队就是由著名将领郭昕领导的边防军,在安西四镇与唐王朝中断联系的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面,郭昕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他一方面不停的抵抗者吐蕃的攻击,另一方面也在想办法打通同中原王朝的联系。

后来,郭昕派出的使者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到达了中原王朝,使者的到来让引起了整个唐朝高层的震惊。原来,安西四镇从未离开过大唐王朝,此时用康熙大帝的一首诗来说就是:“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赶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一群被遗忘的英雄,为国戍边数年见解放军来大哭:可把你们盼来了

郭昕等孤忠将士的拳拳的爱国之心让无数后人热泪盈眶,其实这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为国戍边将士的共同心声。不过,后来郭昕还是死在了同吐蕃交战的战场上了,可是他的名字却得以永载史册,成为了后代军人的忠君爱国的楷模。

后来,到了宋朝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赵光义派遣王延德以主使的身份访问高昌,王延德在途经曾经路过过一个叫做“伊州”的地方。王延德一行人惊奇的发现驻守在这里的将士居然全部的都是汉人,细问之下才发现,原来他们都从唐朝时期就开始守卫在这个地方了,他们还给王延德出示了唐王的诏书。

一群被遗忘的英雄,为国戍边数年见解放军来大哭:可把你们盼来了

这样感人的事情不仅发生在中国古代,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初期,也曾真实地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新疆有一个叫做“赛图拉”的岗哨,这个岗哨位于古代中国“丝绸之路”上,他是一个主哨卡,围绕在它附近还有很多的分哨卡。

1950年3月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师第十五团特务连进驻赛图拉哨卡的时候,让他们大为惊奇的是,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哨卡里面居然驻守着一个班的国军士兵,他们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已经瘦得不成人形了。这些国军士兵见到解放军前来第一句话就是:等了数年,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咦,怎么又换了新军装了啊?说完之后,无论是国军士兵还是解放军都痛哭流涕,英雄的经历总是惊人的类似。

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卫国家、服务人民,军人的历史使命就是马革裹尸、血染疆场,是英雄我们永远都会铭记,我们不会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