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疼痛惊醒后,该市民想起了海都报传播的急救知识,滴油自救,避免耳道受损

N海都记者 陈燕燕 通讯员 朱玉

海都讯 夏秋季昆虫活跃,市民户外活动增多,昆虫钻进耳朵的患者增加五成,为此,福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传授了急救措施(详见2018年8月14日A08版独家报道)。正因为这条报道,昨日,30岁的福州谢女士被蟑螂侵袭时,强忍住疼痛,按医生教的方法,将花生油灌进耳朵,限制蟑螂行动,才避免了耳道严重受损。但她熬到天亮才就诊,蟑螂在挣扎中,断了尾巴,她的外耳道黏膜也有些发红。

网络配图

滴花生油 限制蟑螂活动

谢女士说,昨日凌晨1时许,她被疼痛惊醒,感觉左耳内有异物一直在动,家人打着手电筒一看,竟有一只小蟑螂,连忙帮她往外夹,可越夹,蟑螂越往里爬。她疼得受不了,突然想起海都报曾提醒,可以先滴油自救。她赶紧让家人从厨房拿了花生油,小心地滴进左耳。很快,耳朵里没了动静,疼痛大大减轻。她琢磨着,半夜去医院太折腾,索性睡到天亮,才赶去福州市第一医院。

接诊时,耳鼻喉科的蔡友铮医生将蟑螂取出,发现她的外耳道黏膜有些发红,需要对症处理避免感染。交谈中,谢女士得知,在海都报上教大家急救方法的正是这位蔡医生,连忙向她道谢。蔡医生说,幸亏谢女士及时滴了花生油,有效避免了蟑螂向深处爬行而造成严重伤害,但蟑螂在挣扎中,只剩头和身子,尾巴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她提醒,滴花生油后,即使昆虫不再剧烈活动,还是要及时就诊,尽快取出残虫。

提醒:活虫钻进耳朵,千万别抠

蔡医生说,近一个月,该院已接诊多个病例,钻进耳朵的除了蟑螂,还有飞蛾、小黑虫等,睡觉时最好用蚊帐,大伙发现耳朵莫名疼痛或听力减退,要及时就诊。活虫钻进耳朵后,千万别抠,如果盲目去抠,活虫会拼命挣扎,爪子会损伤外耳道的皮肤,极易导致耳膜穿孔。若不能及时就诊,可先拿个手电筒,对着耳朵照,因为蚊子、飞蛾等趋光性的昆虫,看见亮光,大多会主动飞出来。也可往耳朵里滴入植物油,将活虫粘住、淹死,再到医院将虫子取出。

编辑:小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