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阴阳,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算命或风水先生。从文献上看,被视为占卜之书的《易经》就是讲阴阳的,当然这本书里并没有直接出现阴阳这两个字,而是用了两个符号,“- -”代表阴爻(读摇,变动的意思);“—”代表阳爻,每三个符号组合在一起就分别代表了八种自然现象,就是八卦,即:乾(天)、坤(地)、坎(水)、离(火)、震(雷)、巽(风)、艮(山)、兑(泽)。再把这八种自然现象两两组合,就构成64个卦象,用以说明自然界及社会的各种变化规律。庄子说“易以道阴阳”,一句话概括出了《易经》的核心精神。

说中医的阴与阳

八卦图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但阴阳却是个例外,这一对儿概念非常抽象,在所有其它语言中都找不到一个对应的词汇,所以只能音译为Yin Yang。然而,阴阳所表达的内容又是十分具体的,是无处不在的。《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说阴阳就隐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是普通人无法辨识它们的存在罢了。

阴字从“月”,本义为阴暗、黑夜,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中说:“阴,水之南,山之北也。”阳字从“日”,本义为高大明亮,《尚书·禹贡》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诗经·公刘》云:“既景廼冈,相其阴阳”,就是站在高高山岗上观察山南山北,这也是“阴阳”组合在一起出现在文献中最早的记录。古代一些地方就是以此命名的,比如洛阳在洛河之北,淮阴位于淮河南岸。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尽管自然万物和现象纷繁复杂,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两种性质相互对立的状况,一种是光明的、温暖的、向上的,称之为“阳”,如天、白昼、火、酷暑;另一种是黑暗的、寒凉的、趋下的,称之为“阴”,比如地、黑夜、水、寒冬。古人还发现,这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还互相依存,并且相互转化,如没有寒就没有热,寒极可生热,热极则生寒,一年四季的寒暑更迭就是阴阳相互对立和消长转化的结果。

明代学者程登吉《幼学琼林》说:“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对于北半球来说,夏至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太阳照射到大地的热量也最多,因此也是阳气最盛的一天,但此后白昼一天比一天短,太阳照射到大地的热量也就越来越少,阴气也就越来越盛,因此阳气最盛之日也是阴气始生之时。到了冬至,则是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太阳照射到大地的热量也最少,因此也是阴气最盛的一天,但此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照射到大地的热量也就越来越多,阳气也就越来越盛,因此阴气最盛之日也就是阳气始生之时。

说中医的阴与阳

一年之内、一日之内天之阳气变化走势图:冬至(子时)阴气最盛,阳气始生;春分(卯时)时阴阳相当,阴消阳长;夏至(午时)阳气最盛,阴气始生;秋分(酉时)阴阳相当,阳消阴长;又到冬至(子时),阴气最盛,阳气始生。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听起来好像和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夏至日之后,天气并没有变得凉爽,而是持续炎热至一个多月后的三伏酷暑;冬至日之后,天气也没有立刻变得温暖,严寒也要持续到一个多月后的数九寒天。事实上,所谓夏至一阴生,是指从天的角度,太阳照射地面的时间一天比一天短,所以输送给地面的热量也就一天比一天少,但不等于说从夏至开始就会感觉到一天比一天凉快,因为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热不是太阳照射的,而是地面反射给大气的,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太阳光直接穿透大气层加热地面,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等把热带给空气。大气层对于太阳辐射的热量来说,是进来畅通无阻,出去却很慢,很不容易,形成了保温作用。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多,但是在夏至后的几十天中,虽然日照时间不是最长,但也还是相当长,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热量持续累积,所以温度会不断升高,到三伏天升至最高,此后每天接收的热量少于散失的热量后,温度才开始下降。同样道理,冬至一阳生,也是从天的角度,太阳照射地面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所以输送的热量也就一天比一天多,但不等于从冬至开始就能感受到一天比一天温暖,冬至过后,虽然日照逐渐增加,但是每天接收的热量还不足以弥补散失的热量,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一个多月后的大寒节气,然后才会春暖花开。也就是说,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并不是实时同步的,而是要相差一个多月。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世间万物一切变化的背后却都隐含着一个简易不变之道——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也必然遵循同样的自然法则。把握了阴阳之道,就能洞察生命的奥秘,也就会“顺四时而适寒暑”,主动适应自然变化规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