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朱元璋是最痛恨贪官污吏的人,他还发过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一定要先杀光天下贪官。殊不知他麾下早已经有好多营私舞弊,欺上瞒下,受贿行贿的现象发生。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宰相曾经贿赂过明朝第一开国功臣,在他的提拔下,这位宰相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

这位宰相就是胡惟庸。胡惟庸早年只是个无名小卒,投奔了朱元璋的起义军,有文化会来事。洪武三年,眼看自己升官无望,可能一辈子就到头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打起了行贿的主意。向谁行贿呢?要一击即中,还要真正能收钱办事的。他把眼光放在了当朝权臣李善长身上。

李善长权势滔天,又是自己的同乡,自己也是个人才,只要自己向他示好,这个人情肯定会卖给自己的,胡惟庸这么想。事实上,当他向李善长行贿200两黄金时,李善长很自然帮了他这个忙。在李善长的提拔下,他被擢为太常寺少卿,这在当时可是很大的破格提升,从此,他一只脚就踏入了中书省,成为了重臣。

他与汪广洋一起担任右丞相期间充分让朱元璋见识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干事,再加上他后面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两人结为亲家,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得到了李善长的大力支持。他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要多顺心有多顺心,后面简直就是朱元璋的宠臣,被其亲自封为右丞相,简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权势最是容易让人变节,容易让人野心膨大。当胡惟庸站到了这么高的位置时,他日益骄横跋扈,对家人也毫不管束,独揽朝中大全,生死罢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所欲为。他胆子大得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各地送来的折子,他都要先过滤一遍,凡是对自己不利的,统统隐匿不报,只给朱元璋看他想让其看的。他手上的权利很大,就利用这个权利任意处罚官员,提拔自己的亲信或者干脆全凭喜好。

这便宜了很多喜欢专营歪门邪道之人,凡是想升迁做官的人,都带着金银珠宝、好马良驹、古玩等等奔走于其门下。朝中之人敢怒不敢言,早就怨声载道。好在纸包不住火,这一切终于引起了朱元璋的主意,他也知道在现有的制度下,宰相的权利过大,下臣专权并不是好事,他开始慢慢削弱中书省的权利。

后面,胡惟庸终于触到了朱元璋的底线,不仅没有即使引见占城贡使,还和下臣互相推卸责任,于是,一怒之下直接将他们全部囚禁。后来又听说胡惟庸的儿子闹事纵马驰骋最终把自己的命搭了进去,胡惟庸迁怒别人,将其杀死。天子脚下,出了这种目无法纪之事,胡惟庸眼见是失去了朱元璋的宠幸。

墙倒众人推,胡惟庸的各项罪状被一一送到了朱元璋面前,最终难逃一死。从这些事,朱元璋也看到了丞相制度对皇权的威胁,后面直接将中书省废弃,罢免宰相,还下诏后世不得复立。从此,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宰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