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江口市官山镇

有这样一支扶贫工作队

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

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

带着贫困户走向市场

也走出了一条产业脱贫路

进入丹江口市官山镇王母沟,行走在蜿蜒曲折的林荫路上,只听见嗡嗡嗡叫个不停的蜜蜂声,抬头望去,家住丹江口市官山镇孤山村三组的贫困户王万梅正在密密麻麻的蜜蜂群中忙活着。

据王万梅介绍,她的蜂蜜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注册了商标,还设计了商品外包装,现在蜂蜜也能漂漂亮亮地展现在电商平台上了。

丹江口市工商局驻官山镇孤山村的工作队员何汉军,作为王万梅家的包户干部,自从包户后,积极帮扶,一直为王万梅的产业出谋划策,在他的积极对接下,丹江口市工商局在2017年3月帮助王万梅注册了“丹江口市万梅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入社会员10家,注册资金40万元,另外带动周边贫困户30家入社养蜂,兴起了官山镇的养蜂热。

为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何汉军又联系工商局帮扶工作团帮助王万梅以合作社名义注册商标,在丹江口市工商局商广科的指导下,在何汉军的积极查阅构思下,最终上报的“蜂花梅语”商标,在2018年5月2日被国家商标局批准使用。

“蜂花梅语”商标注册成功后,何汉军又亲自到印刷厂印制外包装标签,共印蜂蜜标签4000个,还亲自将制作好的外包装标签送到王万梅手中。和工商局驻官山镇精准扶贫工作团副团长李建波给王万梅夫妻二人宣讲了商标使用、保护、许可等方面的知识。

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自成功注册“蜂花梅语”商标后,商标展现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效益、提升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这种不可估量的作用,王万梅深有感触。她表示,以前觉得自己蜂蜜纯正不愁销路,但合作社生产的蜂蜜就是得不到线上市场的认可,也没有知名度。后来,成功注册了“蜂花梅语”牌商标,产品一下子就在市场上火了起来,现在蜂蜜都开始供不应求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