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注?伸出手指点这里---

长江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八百里洞庭湖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不断推进。这里大田托管、代耕代种,田地集中规模化种植;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绿色生态发展,减肥增效提质;农业社会化合作组织越来越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的洞庭胜景在续写湖畔农民的变革之梦。

鄂中仟金方微生物生态肥料至去年踏上洞庭湖畔,也助推着这里的土壤和作物的变革。它让减肥增效落地生根;它让农民“怎么种地”越想越清楚,让一家一户对接大市场,化解着“增产不增收”难题;它关注农民需求,加强服务技术指导,推进农民增产增收;它使产出的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雏形已现。让我们在回访中看洞庭湖畔的一品肥——鄂中仟金方微生物生态复合肥!

水稻:减肥增效落地生根,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走进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古月湖村,绿油油的稻田一派生机。水稻种植大户蔡志熬介绍,他200亩直播水稻是第二年使用仟金方32%(19-5-8),6月22、7月22日分2次使用仟金方每亩30公斤,稻田整体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苗秆粗壮、分蘗多而整齐、根系发达。使用仟金方的水稻高95cm,对照田80cm;分裂11穗,穗数多,对照田9穗,茎杆较软;处于灌浆期的水稻稻粒饱满,病虫害少,比对照田少打一次农药;其它田块卷叶螟较严重。蔡志熬说:“今年的水稻比去年丰产性更好、增产潜力大。去年亩产干谷达1220斤,亩增产105斤,特别是品质好,稻谷含水量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营养价值好,去年的稻米遭到哄抢。”鄂中代理商许文辉表示,仟金方连续2年在岳阳水稻田表现出节本减量、增产增效、种地养地、防病抗病等效果。

虾稻综合种养:虾稻专用肥助农增收

走进湖南益阳市南县南洲镇南洲村、华阁镇东方红村、乌嘴乡,鄂中仟金方虾稻专用肥在全国稻虾综合种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有了“身份证”。种有600亩虾稻田的大户欧术秋,200亩大户许光海,唐启云介绍,在稻田里养虾,用虾稻专用肥,一肥两用,一田双收,投入少、效益好。基本上是每亩使用1袋40公斤虾稻专用肥(19-5-8),平均每亩小龙虾单产可达100公斤以上,每亩获利4000元左右,比单纯种稻增收近3000元左右。虾稻专用肥使水稻无病虫害发生,品质好,提高了土壤保肥,保水功能,水沟内水草茂盛,生态环境好,肥虾肥草肥稻,解水、解毒、解残留、防青苔,龙虾个大卖价高。区域经理刘民权说:“稻虾套养仅益阳市就调整到30万亩,岳阳市发展到38.67千公顷,虾稻专用肥活化土壤,减少了农药用量,达到小龙虾、水稻同步增产提质。”他目前已经销售仟金方400余吨。

瓜蒌:大果率高.亩综合产值达8000余元

洞庭湖畔产业调整加快,瓜蒌(吊瓜)是药食两用农产品,其根茎叶、果皮和瓜子都能产生效益。在岳阳华容县注滋口镇已经发展到500余亩。明秀瓜蒌种植合作社领头人、种植大户季明种有瓜蒌60亩,5月上旬每亩施用鄂中仟金方42%(18-10-14)40公斤,6月和7月中旬每亩追肥50公斤。使用后土壤活性增强,后期无脱肥现象,植株长势健壮,花期早,瓜个大,座瓜率多、大果率高,2斤重左右的瓜蒌占到25%,病虫害少。预计亩产干瓜籽150公斤左右,亩综合产值可达8000余元。

冬枣:无公害绿色食品

走进岳阳君山区钱粮湖镇牛奶湖村,这里的冬枣硕果飘香,种植300亩冬枣的大户金明军介绍,4年树龄的冬枣,10月中旬施用仟金方42%(18-10-14)做底肥,追肥4次。使用后冬枣树势健壮,坐果强,叶片厚绿、浓绿,果形周正,底色白,上色早,糖分高,品质好,挂果率比往年有明显提高,且个体均匀,不打农药,无病虫害发生,达到了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准。冬枣一般九月初采收,现在冬枣的产量、果实大小基本定型。一般丰产枣园产量4500斤/亩,示范园根据挂果量预估亩产5000斤以上,而且提前一周上市,提早上市卖价高。区域经理秦军说:“鄂中生态将服务好洞庭湖畔的经济作物,鄂中仟金方让产品增质、产业绿色生态,最终让农民增收、洞庭湖增色。”

西瓜:含糖量高 品质好

走进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高桥村,西瓜种植户陈胜文介绍,在36亩大棚西瓜地施用鄂中盛世经典52%(20-12-20)和仟金方微生物生态水溶肥50%(12-8-30)。使用后西瓜植株长势稳健,节间短,抗病能力强;果型周正饱满,外观靓丽,皮薄且韧;平均单瓜重2-5公斤,亩产可达6000斤左右,中心含糖量高,纤维少口感脆甜,深受客商喜爱。

洞庭湖畔在稳定农作物生产同时,突破传统农业局限,发展多样化、经济效益高的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拓展农业的衍生辐射功能;大力推进新型生态农业;扩大果蔬业、经济作物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回访中很多种植大户说:“鄂中仟金方减肥增效,落地生根在洞庭湖畔,来的太晚了一些,还差一点错过了这款系列肥料,鄂中仟金方让我们改良土壤,增产增收的空间越拓越宽。”

制作:张亚静,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微信公众号:北方农资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