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记者 严向关

作为昔日的“白马”股——上海家化似乎已经成了坑货!

日前,上海家化发布2018年半年报,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40.89%。看似靓丽的数据背后另有乾坤,在扣除青浦项目拆迁补偿款等非经常性损益后,仅为0.01%的增长幅度,让寄希望于业绩反转的市场失望透顶,随后的放量跌停已成为市场情绪宣泄的最好回答。

股价跌近四成 投资者吐槽平安管理模式

自6月底45元以上的相对高位至今,上海家化股价已经跌去了近4成。连绵不断的下跌走势,让许多投资者对上海家化非常失望,部分投资者直接把上海家化股价的雪崩“归罪于”平安的管理模式。“一帮搞金融的根本不懂实体生产和经营,可怜上海家化一个老牌企业,就这样毁在了资本手里”、“就是被平安瞎搞,这么好一品牌就要被搞死了!”类似这样的吐槽,在上海家化的股吧中随处可见。

上海家化给予时代财经的回复函中称“公司上半年取得了有质量的业绩增长,”但跌跌不休的股价走势、扣除补贴后仅为0.01%的业绩增长,妥妥的打脸了这种说法。

“家化”被“平安”带入坑内?

曾被称为“上海家化之父”的葛文耀曾经说过“大股东不把家化做好,没法交代”。不可否认的是,平安入主上海家化后或许真的想把上海家化做好,在一年前对上海家化实现控股之后,平安系管理团队使用了“股权激励”等众多措施试图捋顺公司内部的治理,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的140万保险代理人、“平安金管家”APP等核心资源为上海家化的业绩加持。此前还曾有平安员工在网络爆料称,被要求每人购买数百元上海家化的产品。

“做金融的平安更多的是想把它打造成为一个收购后的成功标杆”,一位消费行业分析师向时代财经记者表示,“但平安显然只愿意在营销方面投钱,却不太愿意在研发方面投钱,上海家化2.5%的研发费用已经明显低于行业水平。”

但上海家化和平安两者的基因有明显区别——不同于平安“强销售”的内在基因,化妆品行业显然是一个更需要讲究“时尚”讲究“格调”,甚至讲究“历史”的行业。“时尚教父”葛文耀领导时的家化,无论是“佰草集”的推出,还是“双妹”的再度高调亮相等举措,都被称为营销史的经典案例。

葛文耀精于品牌运作,也善于讲“品牌故事”,如今占据营收最大比例的六神、美加净等依然是上海家化的“老牌产品”。

存货增长幅度超3成 “八管齐下”效果平平

中报数据显示,截止6月底,上海家化存货金额高达9.94亿元,同比增加32.5%。上海家化在回复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库存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障下半年销售”及“为了保障产品供应、迎合生产节奏波动”,其中,”六神、佰草集和家安等品牌的库存商品同比增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家化在青浦的新工厂已经在2018年6月开始进入投产使用,在后续产能继续提升的大背景下,未来存货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了解,目前上海家化有经销商分销、直营KA、母婴、化妆品专营店、百货、海外、电商、特渠等八大渠道。但显然这“八管齐下”的多重作用下,上海家化的销售并不如意。

平安显然注意到了上海家化的库存窘境,采取了组合拳的方式加大了营销方面的投入,包括聘请人气明星李易峰代言佰草集、和RIO酒进行跨界合作等,都是获得市场好评的营销创新。中报数据显示,上海家化2018年上半年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1.37%,营收却跟不上费用的支出速度,仅为9.3%。目前上海家化的平均动态市盈率依然高达31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未来家化的未来走势,有分析师表示,“如果三季度营销收入增速继续降低,那基本可以确定,家化已经走向了没落的不归路。”

【更多相关资讯,请移步各应用市场下载“时代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