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在接受采访中坦言:自己从未希望成为“印度良心”,拍摄诸多社会题材影片并非有意为之。他坚持娱乐是电影的首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影传达观念是额外的惊喜和幸运。他直言:

“我选择电影的标准非常个人,就是故事打动我。‘良心’不是我选择一部电影的标准,我选择时没有考虑观众。”

阿米尔汗

中国观众熟悉的阿米尔·汗,则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里冲击古板教育观念的兰彻,《摔跤吧!爸爸》中突破性别偏见的父亲马哈维亚。正因为他出演多部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公众赋予他“印度良心”的称号。

阿米尔·汗相信,电影反映的社会意义不是演员带来的,而来自剧本。倘若遇到好剧本,电影就具有影响民众、改变社会的巨大潜力。

2006年,他主演的影片《芭萨提的颜色》就是例证。电影讲述了一群当代印度青年人从对社会问题无动于衷,到竭力揭开腐败真相的故事。

芭萨提的颜色 剧照

芭萨提的颜色 剧照

片中最动人的一幕是为督促政府公布真相,民众自发聚集在新德里的地标印度门烛光守夜,表达抗议。影片上映不久,“杰西卡·拉尔谋杀案”再度引发印度社会关注。1999年,模特拉尔因拒绝为高官之子侍酒而被其枪杀,案件审判七年,目击证人遭到收买甚至威胁。媒体报道引发成民众仿效影片中的方式在印度门烛光守夜表达不满。很快,主犯被判终生监禁。

那些严肃或活泼的电影贯穿于阿米尔·汗的职业生涯。“我拍电影时会投入其中,专注于它。电影结束时我感到非常疲惫,觉得不能再工作了,这是我的最后一部电影。”那时,他会认为自己将不再工作。几个月后听到新故事时,他就不由自主地再次兴奋起来,“想要成为其中一部分”。

真正令阿米尔·汗风靡中国的是电影《摔跤吧!爸爸》,以及他对工作惊人的热忱,诸如为贴合角色形象增重数十公斤,再减肥表演其年轻时的场景。

第一次听到《摔跤吧!爸爸》的故事时,阿米尔·汗就被触动了。他认可电影传达的理念:“女孩应该被平等对待,她们与男孩之间没有区别。”但他又心存担忧,不愿饰演片中的父亲马哈维亚。

摔跤吧,爸爸 剧照

“我当时看起来非常苗条,很瘦,像30、32岁。所以导演想让我扮演一个55岁的、白头发的胖老头时,我在想,也许我可以十年后再演。”阿米尔·汗坦承,“我没有安全感,我很害怕。我害怕观众觉得我已经老了。”

拒绝导演后,故事一直留在阿米尔·汗脑海中,他最终决定接受这种邋遢的形象。“我喜欢这个故事,我不想在乎其他,只想做我喜欢的事。一个好演员可以跨越年龄,扮演不同的角色,呈现不同的身体和不同的心态。”阿米尔·汗说,“我们所有人都会变老,这是生活的现实,没有必要害怕它。”

阿米尔汗为拍电影增肥,减肥

尽管拒绝“印度良心”这类标签,谈及社会问题,阿米尔·汗依然滔滔不绝。

《真相访谈》是由阿米尔·汗主持的一档电视节目,话题包括种姓制度、强奸、包办婚姻、儿童性侵及政治犯罪等困扰印度社会已久的积弊,有些更是世界性难题。

阿米尔汗主持《真相访谈》

2012年至2014年,《真相访谈》共播出三季。虽然这些问题时常出现于印度媒体,但这是第一次集中在这么大的平台上讨论,并采用多语种,在印度多地通过不同渠道播出,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

在节目中,阿米尔·汗不仅通过调查、采访和数据等素材剖析社会议题,在每一集还邀请专家,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2016年,他和妻子基兰·拉奥成立Paani基金会,运营团队由《真相访谈》的核心成员组成。

阿米尔汗主持《真相访谈》

“做《真相访谈》是因为我们想面对一些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历史是什么?它怎样出现?社会影响是什么?个人方面是什么?法律方面是什么?所以我们试着理解,是否有人找到了解决方案?节目的目的是解决影响印度社会的一些问题,并试着看看我们是否能找到出路,改善自己,改善我们的处境。”

阿米尔·汗相信,诚实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好。“发现这些问题是痛苦的,它确实令你失望,有时候会让你生气、感到沮丧。但是改善自己的第一步是承认这些问题。”

帅气吧?阿米尔汗

“作为演员,我从我的国家、印度人民那里得到了如此多的爱,我爱我的国家和人民。作为一名印度公民,我想讨论一些关系印度民生的话题,无心激化矛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