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电动自行车出意外保险到底赔不赔?

日前,济南市长清区王先生给本报“问险”栏目打来电话,谈了他的表叔李先生被保险公司拒赔的经历。李先生去年骑电动自行车遭遇意外身故,由于没有第三方责任人,李先生的家人首先想到了其投保的意外险。可当家人报案提交相关资料后,却被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是李先生所骑电动车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属于机动车,而李先生并未取得相应的驾驶证和行驶证,属于所购保险合同中的责任免除条款: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合法有效驾驶证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车。

这一结果让李先生的家人难以接受,怎么也不会想到两轮电动车竟然属于机动车。那常见的两轮电动车到底是不是机动车?怎样让保险为我们的电动自行车出行保驾护航?

◆“新国标”出台后,八成电动车成“机动车”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常用的代步工具,但随着数量激增,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保险理赔也接踵而来,可理赔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像李先生这种理赔纠纷不在少数,大多最终会走法律途径,其中不乏投保人胜诉的案例。不过,走法律程序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今年电动车“新国标”已公布并实施,再想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索赔想必会难上加难。

据了解,电动车“新国标”今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新国标调整了对电动自行车的认定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km/h、车重不能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得超过400W、需具备脚踏骑行功能等。按此标准,常见的电动自行车八成以上要归属于机动车。记者致电济南交警热线得知,济南目前还处于新国标过渡期,“超标”电动车一旦产生违法行为,甚至发生致人伤亡交通事故后,按照流程交警要请第三方鉴定机构对车辆进行鉴定,并按机动车类的标准执行相应处罚。

李先生这起理赔案的焦点在于其所骑电动自行车因超标被认定为机动车,却没有给车挂牌也没有相关的行驶证和驾驶证。可记者了解到,对于被认定为机动车的超标电动自行车,车管所并没有为其上牌上证这项业务,目前也没有接到任何相关通知,也就是说,超标电动自行车车主想上牌上证都无路可循,只能陷入“无牌无证驾驶机动车”的深坑。在此提醒大家,为了避免出险被拒赔、出事故被交警处罚的风险,建议大家尽快淘汰掉超标电动自行车。

◆选对保险产品,骑电动自行车也能有保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保险智囊团专家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合法合规的途径规避电动自行车事故风险:

1、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即使没上牌,也不受保险公司“无牌无证机动车免责”条款的影响,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必定会理赔。那如何判断一辆电动自行车符不符合国标?最简单的办法,看是否有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没有CCC认证的最好不要购买。

2、购买电动自行车专项保险。假如骑电动自行车被别人撞了,因为有第三者责任,所以医疗费用社保是不报的;同理假使我们骑电动自行车撞到别人,同样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记者拨打了多家保险公司客服电话了解到,很多保险公司都推出了电动自行车专项保险,很好的规避了以上风险。这些产品性价比也很高,一年保费仅几十元到上百元,保障高达十万至二十几万,即保第三者又保自己,有些还保车子的损失,但前提是电动自行车需符合“新国标”且有合格证,否则无法承保。

3、给自己投保意外险、健康险、人寿险等人身保险产品。投保前,一定要看清条款,尽量买没有“无牌无证机动车免责”条款的保险。这项免责大部分人身保险都有,但还是有少部分产品没有此免责条款。当然,如果出险的电动自行车符合“新国标”,就不存在“无牌无证机动车免责”的问题了。另外,投保时,提醒大家注意职业风险等级,个人日常使用和因工作使用电动车,是完全不同的。个人日常使用的情况属于低风险等级,是1类,但如果是外卖小哥或快递人员骑电动车送货,这种通常属于3类或以上,如果买了 1-2 类职业的意外险,工作期间发生意外肯定是无法理赔的,其他时间发生风险,可能也存在理赔受阻的情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胡晓娟)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