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大阅兵同时登场的舰艇超过40艘。

  毫无疑问,数量上,能一次派出这么多舰艇,全世界只有2家,另一家是米蒂。

  整个受阅编队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其中的航母打击群,名字和米蒂用的一模一样,其构成具体为:3驱2护1母1补,3艘担负编队防空使命的导弹驱逐舰,2艘担负反潜使命的护卫舰,1艘大型高速综合补给舰。

  米蒂基准版的打击群构成与此类似,只是去掉了补给舰,同时因为米蒂没有护卫舰,所以航母打击群含1母1巡4驱

  标黄的是航母打击群

  那么中美航母打击群的区别有多大?

  答案是完全没差

  因为这是T台走秀,重点是好看,威风,米蒂打击群走秀也不过如此而已。

  米日混合海上航母编队

  排的密密紧紧的,众星捧月般包裹着航母在核心。

  作战时的航母打击群阵型,与此大为不同。

  二战末期航母集群的阵型基本发展成熟。

  二战中,美军大部分航母集群需要编成轮型阵,因为彼时主要威胁是对手的舰爆和舰攻机,但防空炮射程有限,此时,米军认为密集的阵型可以有效增强拦截火力,而轮形则可以提供360度防护。日本航母与此认知有差异,他们的队形远未疏散(至少在中途岛之前),日军航母始终缺乏有效的预警设备(雷达),其防空炮性能也差强人意(至少在中途岛之前),因此他们的策略是,阵型稀疏点,让航母有较大的机动空间,一旦米英舰爆临空,舰长们就可以施展车技来躲避。

  二战末期美航母的标准轮形阵型

  躲避水平轰炸时大秀车技的飞龙

  两种策略个有优缺,但历史的选择是轮形阵型。

  进入冷战,航母vs反航母的斗争跨上新台阶,两类趋势让航母阵型非变不可,首先,核武器诞生,密集阵型意味着全军覆灭,队形必须疏散。其次,密集阵型在空中非常容易识别,应该考虑疏散。而且态势感知能力的进步让航母集群有了更远的侦察纵深,提前识别威胁轴线的时间越来越长,轮形阵型这种平均分布拦截兵力的低效率阵型慢慢开始失去意义。

  三个理由相加,航母集群的阵型开始松散化。

  1970年代,米航母集群的阵型仍然是规律对称的几何图形,如上图所示。但与通常理解最大的不同是航母并不居于阵型的几何中心,位于中心的是一艘防空巡洋舰(集群的防空指挥中枢),航母则躲在巡洋舰之后,更鸡贼的是,阵型中迎向威胁还布置了一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其体型与航母相仿,极可能误导来袭对手,为航母吸引火力。

  空中侦察是1970年代最有效的识别手段

  此时制约航母阵型松散程度的最大因素是防空导弹射程,为了有效掩护航母,这个阵型的舰间距是当时防空驱逐舰防空导弹的最小射程,实际上整个航母集群仍相对集中,只要发现一角(数艘规律分布的舰艇)即可识别航母集群。

  1980年代,攻防双方的技术都跨上台阶,进攻一方,动不动就是超音速轰炸机搭载射程上百千米的超音速导弹搞饱和攻击,让航母集群倍感压力,而且天基侦察系统的服役,其宽大的视野,可以轻易发现航母集群的阵型特征。

  为了有效侦察航母集群,苏联发展了天基侦察系统,us-a是其中雷达卫星

  在航母这边,,视野更宽广,拦截能量更充沛的防空舰——神盾舰登场,为了先敌开火,远程制空战斗机和先进预警机也登上了航母甲板,在战略预警能力的支援下,航母集群可以在极远距离上预判来袭轴线,从而集中有限的兵力予以拦截。这在客观上让阵型进一步疏散成为可能,而更加松散甚至不规律的阵型还是对抗天基侦察的好办法——整个阵型很可能会超出卫星的侦察视野,即便有舰艇落入视野,也极难察觉出航母集群的特征。

  现在,航母阵型仍然在沿着不规律+疏散的方向发展,协同交战能力逐渐成熟,更远程的拦截弹服役,两者相结合,极大的扩展了航母打击群的防御半径,即便是对付棘手的低空来袭目标,也有能力在地平线外实施拦截,而且整个打击群属舰已经实现了全神盾化。这让航母阵型的编配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对于防守方而言,识别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了。

  现在除非走秀,航母打击群已经没必要在按照某个阵型来展开兵力。

  对中国海军而言,正式以打击群亮相的航母编队固然让人振奋,但所有人也都清楚,征途未尽,功课仍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