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有档节目叫《梨园春》,大约是从1994年推出,到现在已经有25年历史了,可谓是中国生命力最顽强的电视节目之一。同一时期中央台推出的《大风车》、《正大综艺》等栏目,如今已成为一些中老年人的回忆,但《梨园春》却依然挺立。

为何山东人偏爱豫剧,难道豫剧真的起源于山东吗?

在这档节目中,主要是以豫剧比赛为主,每年会决出一届总擂主。而令人诧异的是,从这些总擂主的地域分布来看,山东人与河南人几乎不相上下。以至于,有人竟然会认为"豫剧起源于山东"。

的确,山东人与豫剧的关系匪浅,尤其是在鲁西南一带,豫剧几乎占据了当地人的民间娱乐生活:

济宁,菏泽,聊城南部,泰安西南等地,大街小巷全是梆子腔,白事儿发丧时唱几段,走街串巷的小贩也会拿个大喇叭,播放几段豫剧的经典剧目来吸引人气,或者是《抬花轿》,或者是《对花枪》,再不然就是《打金枝》,一遍遍的放着。而在春节庙会期间,各地都会有专业的豫剧团演出,比如《穆桂英挂帅》、《诸葛亮吊孝》、《下陈州》等等曲目。

为何山东人偏爱豫剧,难道豫剧真的起源于山东吗?

当然,山东人的豫剧水平也不低。在豫剧的五大名旦中,马金凤和崔兰田是山东人——祖籍山东,两个人都是从山东逃荒到河南,后来在河南学了豫剧。而根据百度搜索显示,山东省县一级的豫剧团数量也仅次于河南。因此,山东人听到豫剧往往会有回到家乡的感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豫剧起源于山东"。早在北宋时期,开封城就有如桑家瓦子等勾栏之地,有评书人在这里说《三国志演义》评书,也有艺人在这里演出《目连救母》等大型的杂剧。当然,豫剧最早可能是从明代河南民间的民歌、小调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由于地处中原,吸收了秦腔、蒲州梆子等其他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当时称之为"河南梆子"。

为何山东人偏爱豫剧,难道豫剧真的起源于山东吗?

豫剧这个名字大约是在1924年之后才有的,指的是对河南省所有剧种的统称。而豫剧由于其兼容并蓄的胸怀,不断从周边地方剧种中吸取养分,并根据各地方言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的腔调,比如祥符调、豫西调等等,鲁西南一带的梆子也在其中。

此外,在新中国成立时,鲁西南的菏泽、聊城一带与豫北的安阳、新乡一带共同归属于平原省管辖,所以不可避免地受到河南民间文化的影响,豫剧也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山东人喜爱豫剧不假,甚至连自己的山东梆子都顾不上了。然而,豫剧却并非起源于山东,相反,山东各地的梆子可能还受到豫剧的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文化发展的常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