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伐多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北伐能彻底成功?吕蒙给出答案

纵观两千年封建帝王史,似乎北伐这件事只有朱元璋干成了,而其他南方政权往往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北伐确实很难,这是公认的事实,但也不是不能成功。早在三国鼎立时期,东吴大将吕蒙都指出北方政权的一个弱点。

吕蒙的原话都这样的: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古代北伐多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北伐能彻底成功?吕蒙给出答案

这是吕蒙就东吴局势进行的分析,他认为东吴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夺取荆州;二是进攻徐州。尤其是经过合肥之战的惨败后,吕蒙深刻认识到即便夺取了徐州,东吴也很难长时间占据这里。

吕蒙说的很有道理,东吴优势在于水军,而徐州所在地处于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后来,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北伐时,先是迅速占领徐州,随后兵分多路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中原,如果不是“第一号功臣” 刘穆之病死,北伐很可能就成功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古代北伐多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北伐能彻底成功?吕蒙给出答案

反观朱元璋北伐,显然是吸取之前历朝历代北伐的教训,他制定了北伐总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根据朱元璋的设想,明军北伐行动至少应该分为三个不走。第一步,攻取山东后攻取河南,占领潼关;第二步,攻下河北后立即进兵攻取元大都,彻底消灭元朝;第三步、从元大都向西南席卷而下,攻下山西,平定山西甘肃,完成北方的统一。

古代北伐多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北伐能彻底成功?吕蒙给出答案

事实上,如今我们分析朱元璋北伐策略,打破了历代兵家的思维定势,“得关中者得天下”。除了北伐策略得当外,朱元璋北伐之前朝代相比,有个巨大的优势,经济中心已经南移,朱元璋占据的东南一带才是赋税人口重地,而打仗归根到底拼的是综合实力。

另外,大运河的便利使得南方军队也能快速推进到中原地带,同时有利于粮草的运输。事实上,上面这些都是客观条件,南方民众之所以誓死追随朱元璋北伐,根本原因在于朱元璋建立的新政权给他们带来的希望。

古代北伐多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北伐能彻底成功?吕蒙给出答案

​无论是史学界所提倡的经济决定论,还是地理决定论,其实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才是创造一切的根本。

参考资料:《明史》、《历史的北伐战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