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笔者写了一篇关于俾斯麦号受损情况的文章。但说得不够详细,一些地方也不太准确。所以就分章仔细介绍一下。

首先,了解一下俾斯麦号的中弹情况。1941年5月27日,俾斯麦号的最后一战,罗德尼号的406毫米主炮发射了380发;乔治五世号的356毫米炮发射了339发;英舰还向俾斯麦发射了781发203毫米直径炮弹;716发152毫米直径炮弹;660发133毫米直径炮弹。合计2876发。

那么,这2876发炮弹,实际命中多少发呢?一般认为约200-300发。不过,在严重损毁且船体不完整的俾斯麦号残骸上,只有一部分弹孔和弹痕可目视确认。

356-406毫米直径的重炮弹命中约90发左右。罗德尼号的406毫米炮以前介绍过,炮弹重929公斤;乔治五世的356毫米炮炮弹重721公斤。这两种炮弹并不算二战威力最大的战列舰主炮弹,理论上却都可能击穿俾斯麦号的主防御区。

俾斯麦号是所谓延续全面防护思路的战列舰。但其防护部位也有重点之分。防护最厚实的是三个部位:水线舯部主装甲带320毫米、主炮正面防盾360毫米(主炮基座340毫米)。

那么,先看看英国炮弹对俾斯麦号主防御区的损害情况:

320毫米厚度的水线舯部主装甲带,据卡麦隆拍摄的水下实况,目视确认有两处贯穿。

一号主炮(所谓“安东”炮)基座左舷侧面有一处炮弹撞击痕迹,没有击穿。以上通过英国人拍摄的水下实况确认。

二号主炮(所谓“布鲁诺”炮)基座(340毫米),左舷侧面有一个很大的贯穿缺口。以上通过英国人拍摄的水下实况确认。

三号主炮(所谓“凯撒”炮)基座似乎没有被击中。

四号主炮(所谓“朵拉”炮)基座有两处缺口。其中一处位于左舷,很明显是炮弹贯穿造成的大缺口;另一处位于右舷,看形状也是炮弹贯穿造成的缺口。这两处创伤通过英国人和卡麦隆拍摄的实况均可目视确认。

也就是说,俾斯麦的四座主炮塔,有两座的基座被打穿三处。如前所述,主炮基座厚度达340毫米,保护着主炮室和弹药库之间的运弹药通道,可以说是关系到全舰生死的命脉之处。却被无情的打穿了三处之多。

俾斯麦号的全部主炮都脱落船体,沉入海泥,所以没法看到详细受损情况。据战斗报告,四座主炮全部丧失战斗力,其中一座的正面装甲承受住了一发356毫米炮弹的打击,但有几座炮塔的侧面150-220毫米被贯穿。卡麦隆拍摄到一根露在海泥外的主炮炮管,有些弯曲变形。

俾斯麦号的司令塔(四周装甲350毫米)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被击毁,打死了舰长等主要军官。从水下实拍影像看,司令塔遭到两处致命打击,一发从右舷射入位于司令塔正面的瞭望台护板,大面积撕裂甲板;另一处从左舷射穿护板,撕开甲板穿入司令塔左舷,炸开了司令塔侧门、炸飞了测距仪。另外,司令塔正面(包括瞭望孔)也有损坏,可能是从侧面擦过的炮弹剥掉了一些装甲。

综上所述,通过水下探视拍摄到的实际影像,确认穿入俾斯麦号主防御区(320-350毫米厚度区域)的炮弹,至少有6发:水线装甲带2发、炮塔基座3发、司令塔1发。虽然卡麦隆轻描淡写说“只有2发击穿主装”,但这两个破口却足以使俾斯麦号大量进水——要知道,另一发打在俾斯麦非主防区的水下弹,就造成倾斜9度;至于打穿主炮基座的三发,直接穿入最要害的弹药库区划;至于穿入司令塔的一发,大家都知道效果:打死了德军舰队司令、舰长和炮术长,导致全舰失去统一指挥、主炮无法调度射击。

可以说,这6发炮弹发发致命。而这6发也只是确认从侧面穿入主防区的炮弹。实际上,另外还有一些炮弹从水平面射入俾斯麦号。如第2、4号主炮塔附近的甲板,都有炮弹穿入的撕裂状弹孔。至于打穿非主防御地带的炮弹就更多了。这留到以后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