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敬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是说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而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庄子的个人主义,孔子的集体主义,你更赞同哪一个?

读到这里我很感慨,感叹于中国人而言,这样的思想观念已经浸入骨血了!——百姓安分于伦常秩序之中,对人生没有妄想,没有奇迹式的憧憬,也就没有巨大的变动和幻灭。

诚然,对于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只有万民安分作业才能使政权平稳、长久地发展下去。可是,文化以某一特定思想为规律去化育民众,使得一部分胆小听话之人被蒙蔽着从事底层工作,而少部分胆大叛逆的人,却可以追求生命的另一种活法。

庄子的个人主义,孔子的集体主义,你更赞同哪一个?

至此,我更深刻地理解庄子,不遵循世俗的成见去生活,因为世俗规范与法律条文也是人制定的,若自己乖乖听话,自觉成为良好公民,其实也不过是舍弃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去满足了小部分人的独特性而已。我们从未见过新王朝会一成不变地使用旧王朝的法律,这就证明所有的道德与法律都是暂时性的,放在一个无限的时间线上,放在追求精神的无限生命之上,它们确实有如昙花一现。

庄子批判儒家的思想,其实正是在于这个方面。儒家希望实现天下大同,让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因此儒家治学的目的是社会性的,孔子提倡的礼乐建设其实也是为了政治安稳而考虑的,因此庄子认为这是为了政治考虑,而不是为个体考虑,所以他认为不可取。

庄子的个人主义,孔子的集体主义,你更赞同哪一个?

我倒是认为,孔子的这种社会性思想是非常自然的,毕竟春秋时期各国分裂,战争频仍,孔子希望政局安定,这样老百姓的生活才会安定。可正因儒家思想的社会性,后世君主就喜欢以此来牵制人民,而不担心他们造反了。

汉朝吸收先秦各家思想,而以主张稳定的儒家思想为建构,就汉代的农业经济模式于王朝稳定而言这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对于千千万万个体的发展而言,自然并非良性可言了。

对于我们今人来说,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思想去实践,那就要看个人的侧重点如何了。诸位,庄子的个人主义,孔子的集体主义,你更赞同哪一个?

庄子的个人主义,孔子的集体主义,你更赞同哪一个?

(本文作者一纯,今年17岁,在家自学国学三年,有所感悟,愿能与您分享交流,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_^*)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