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诛杀司马昭的失败,是真正男人经过最大努力,最后仍旧失败的悲剧。

曹髦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虽死何惧?” 的怒吼,迈出宫门的那一刻就已知晓最终的结局,但他还是迈出了这一步,迈出了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残酷的命运抗争一步。

如何评价曹髦杀司马昭失败这件事?

司马家篡魏,是司马懿处心竭虑、有计划通过祖孙三代而成。

曹家对司马家族有“知遇之恩”,司马懿就是曹丕顾命大臣之一,但在公元249年1月司马懿乘着曹爽及其党羽跟随魏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曹叡,都城洛阳空虚之机,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摧毁曹爽阵营,夺取曹魏军政大权,位居人臣,一呼百应。

如何评价曹髦杀司马昭失败这件事?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承父业,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次年升为大将军。曹芳密谋杀害司马师,但事情败露,司马师废除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通过擅自废立,司马氏兄弟在朝中威望日甚,权势熏天,司马师病逝后,司马昭继承兄爵位。

政治讲究的是平衡,彼时的曹髦只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面对老谋深算的司马昭,二人名义上是君、臣关系,实际上曹髦只不过一个吉祥物,是司马昭政令的传话筒。

258年5月、260年4月,曹髦两次无奈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虽然司马昭二次推辞,没有接受。但曹魏已等同于猫瓜下的老鼠,囊中之物,随时任取,魏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被称赞“才同陈思,武类太祖”曹髦绝不甘心。

如何评价曹髦杀司马昭失败这件事?

一个月后,260年5月,史书记载:风雨将至。高贵乡公也喊出了那句震铄古今的心酸之词“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亲率百余御林军和宦官出宫讨伐司马昭,司马昭谴心腹贾充领兵往拒,曹髦被太子舍人成济所弑杀,司马昭杀曹髦的行为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司马昭只能将成济兄弟诛杀,并夷三族。

曹髦杀司马昭,是血性青年的鲁莽行动,他事先将行动计划告诉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但三人并不支持他的想法,并且王沈和王业提前向司马昭告密,自己仅带百余人,直接导致命丧黄泉,用鲜血梁红了自己皇帝的尊严。

曹髦被弑杀后,司马昭改立魏武帝之孙,燕王曹宇之子曹奂为帝,即魏元帝。263年9月后主刘禅投降,蜀汉亡。司马昭因功受封晋公,次年逼迫魏元帝封自己为晋王,加九锡大礼。

至此,司马氏家族先后经历夺权、废立、弑君几件大事后累积了深厚的政治资本,为篡魏自立扫清了一切障碍。


如何评价曹髦杀司马昭失败这件事?

公元265年,司马炎设坛南郊,燔柴告天,逼迫魏帝曹奂退位,自称皇帝。司马炎的称帝,司马父子三人的奋斗与梦想,终于实现。

东晋的时候,晋明帝问宰相王导,我们家是怎么得的天下?王导一五一十的讲他们家是怎么搞的政变,怎么骗的曹爽,怎么杀的曹髦。把晋明帝羞愧的用手捂着脸,倒在床上说:“要是像您说的这样,晋朝的国祚又怎么能长久呢?!”(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司马晋朝南渡,刘宋代晋,司马氏是否也会想到,其子孙也会有此经历一番轮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