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问题也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然而,就在法律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仍会有些不法商家违规生产不合格食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食品违规操作的手段五花八门,所以普通消费者也无法识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食物的真假,这里分享常用的一些食物违规生产操作手段,希望大家能够学习的同时,高度重视这些健康背后的隐患。

一、化学物质处理食品

这也是食品处理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有些化学物质想必大家都知道,比如苏丹红、漂白粉、三聚氰胺等。这些化学物质本身是有毒害的,被人食用以后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导致胃肠道不适、脏器受损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化学物质有严重的致癌作用,一旦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身体就很容易发生癌变。

但是,不法商家们为什么喜欢用这些化学物质呢?原因在于,这些东西被掺入食物中以后,食物的外观、质地以及保质期等均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所以,不法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卖出更好的价钱,他们不惜用这些卑劣的手段,用消费者的健康来换取他们的利益。

二、以假乱真食品造假

有些食品看似没有问题,其实是高仿的赝品,比如人造鸡蛋、人造白菜等等。这些食品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其实,就是不法商家利用化学物质进行勾兑以后,让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刚好与某些食品的外观、颜色很像,所以就会被不法商家利用,制造出类似于真的食物一样的产品。这种“食物”其实是高仿的,本身不具有天然食品所具备的营养。

不仅如此,就连人们喝的酒,也存在假酒。比如,不法商家用假酒与水混合,然后外观看似与真酒无异。但是,假酒中的甲醇物质可以导致人眼睛失明,还会有致癌的作用。所以,这些以假乱真的食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

三、如假包换的食品造假

什么是“挂羊头卖狗肉”?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食品存在这种现象,即不法分子将食品中掺杂一些杂质,这些杂质本身不具备营养成分标准,而是被不法分子拿来滥竽充数。相比化学物质处理来说,掺杂的物质可能威害并不明显。但是,不敢保证这些被掺杂的物质就没有致癌的风险。另外,掺杂的东西本身就属于欺骗消费者的信任,这种不负责任的生产行为,也是对大众健康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来看,大家在平时购买商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生产的日期、质量以及厂家等信息。对于不明来由的食物,外观看似很美观的食物,一定不要被其表象迷惑,多查阅一些资料,多请教一些专业人士,就能很好地避免类似悲剧发生,从而减少其对身体健康构成的危害。

(本文由“灵素阁”新媒体独家发布,作者慕秋;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