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是网络舆论空间的一颗毒瘤,好事者造谣、众多网民信谣、不明真相者传谣、涉事者辟谣、网络平台和政府打谣等始终是互联网一个难以回避的循环。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回望这半年,各种不靠谱的谣言从未停止。在此为您盘点7月份各大不靠谱的谣言。看看有没有你中过招的。

1

夏天喝冰水会中风

近日,全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天气来袭。部分地区朋友圈集中出现了以下“新闻”

1、缅甸40度高温,如果喝冰水,微血管会爆掉。有个人就只是进了家门洗个冷水脚,他的眼睛就看不清楚了, 然后就昏倒了!

2、连洗手、洗脸、洗脚、都不行,不只是不能喝冰水。需要在室内温度适应30分钟以后,才可以慢慢喝冷水, 或是喝与体温36度一样的温水。

真相:心脏血管外科专家表示,临床上没听过冲冷水澡或喝冰水就会中风案例。另外,喝冰水微血管会瞬间爆掉的说法也太过夸张,夏天体感温度常高达40度,冲凉、喝冰水很正常。上文所指症状,或许是因为身体有其他因素影响,如:高血压、心脏病、慢性病等。

专家建议:热天喝凉水即可,让身体慢慢习惯水温,不要马上喝一大堆冰水,避免刺激血管。

2

手机扫码支付引爆加油站

近日,河南濮阳县城关镇育民路与国庆路交叉口一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附近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后网上传言称:“因为天热,加油时拿手机扫二维码引起爆炸,当场死亡4人。炎热的夏天,希望大家千万别拿着手机支付加油费。”

真相:濮阳县政府应急办发布公告称,经初步调查,中石化加油站国庆路店进行污水管道施工,在地下顶管施工过程中造成城市天然气管道破裂,导致天然气泄漏发生闪爆。此事故伤者均及时送医,无生命危险。

3

人被卷入高空遭雷劈

前段时间,青岛遭遇了暴雨雷电的恶劣天气,随后一段“雷电高空劈人”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视频画面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个黑色的人影悬浮在空中,突然间被数道雷电击中。视频的文字介绍称:“昨晚青岛暴雨,一人不幸被雷电击中,卷抛到空中,在空中多次被雷击,场面十分恐怖,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真相:经查询发现,这段视频去年9月就曾在网上热传,事实上,它是一款手机游戏的广告,所谓的“雷电高空劈人”只是广告中的特效。

4

吃西瓜感染SK5病毒

西瓜和甜瓜是夏天人们解暑的标配,但最近不少人的微信群里都在传多人因吃西瓜或者甜瓜感染病毒不幸死亡的消息。在这些消息里,病毒爆发的地点不同,感染死亡的人数不一,唯一一样的就是这些人都感染了一种名为SK5的病毒

真相:在百度输入“SK5病毒”搜索,发现该谣言属于典型的“旧谣新传”,前两年,四川自贡、广东中山、辽宁沈阳等多个城市都曾出现过类似谣言,相关部门也多次辟谣。对于这条“陈年老梗”,西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付建军指出,SK5病毒压根就不存在。

5

自行车车桩被淹导致漏电

近日,全国多地开启暴雨模式,一则关于暴雨的“安全提醒”也随之传遍了很多网友的朋友圈。“全城警告:公共自行车车桩被淹的区域,请不要靠近!可能漏电!已有人被击!请踊跃转发,降低无辜伤亡。”

真相:经检索发现,早在2016年这条谣言就在以安全提醒的形式在网上流传,有些甚至还写明已造成多少人员伤亡,当时相关部门就已辟谣。近日,趁着大雨来袭,它又死灰复燃,重新在朋友圈传播。

6

向中央反应问题的小程序是诈骗

近期有一个66秒的(可以用手机向中央反应问题)的视频刷爆朋友圈,据传这是不法分子新的诈骗形式。

真相: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于近日启动。根据新华社报道:为配合此次国务院大督查,7月10日至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开展“我为大督查提建议”活动。

“用微信向国务院提意见”是真实可信的,使用微信小程序向国务院提意见不会造成个人资料外泄或钱财损失 7

“乒乓蛋”是假鸡蛋

“从距离地面一米高的地方,往地上扔煮熟的鸡蛋,蛋黄没有破碎,还能弹起三、四厘米高...”,一段“乒乓蛋”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民众纷纷怀疑是假鸡蛋。

真相:浙江大学专家用实验进行辟谣,实验人员将鸡蛋置于常温、冰箱冷藏区、冷冻区48小时,煮熟后发现冷冻蛋弹性好于其他。专家解释鸡蛋长时间冷藏,蛋白质凝胶化,导致蛋黄像乒乓球一样有弹性。

建议:少量勤买,控制储藏温度,不要食用蛋黄弹性特别好的。

8

溺水小于1小时可用“倒背法”救活

近日可以在朋友圈看到这么一条信息,《看到的请复制下去,小朋友只要溺水不超过一个小时就可以救活!》。文中称,从河里救出两名溺水幼儿。孩子已没有呼吸, 村民就用当地特有的急救法,攥着孩子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几分钟后,小男孩吐出几口水来,哇地一声哭了。又跑了起码十分钟,小女孩也从死神的手中被拉了回来。

真相:衢州市人民医院急救科医生表示: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不应该提倡。

“倒背法”是一种南方农村常见的土办法,对于刚发生溺水、心跳呼吸尚未停止的孩子确实有一定效果。如果溺水时间较长,心跳呼吸已经停止,还一味的用倒背法,反而可能影响救援。

谣言因为击中人性弱点、满足人性的某些需要,很难杜绝。但面对谣言,我们要察觉自己的本能反应,勤于思考,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保持独立批判精神,不信谣、不传谣,及时求证举报,保护身边的人免受谣言侵害,还网络一个健康、干净的环境。

(内容整理自新华网、微信安全中心及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