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萍主任耐心解答老人疑问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咱爸咱妈》周刊联合三里庵街道安康通养老服务中心举办主题活动,教老人识别帕金森病早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86岁的王桂堂感慨地说:“谢谢你们啊!以后生活中还真的要多注意了。”

手抖睡不着都要警惕

安静或者全身放松的情况下手部突然出现无法控制的抖动,以前风风火火的一个人突然行动迟缓,或者晚上睡不着,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只是伴随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主治医师李惠萍说,老人们最好去正规医疗机构检查一下是否患上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步行困难等症状。一份有关中国帕金森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5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近1%。然而,帕金森病患者都将帕金森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呢?李惠萍介绍,老人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提高警惕了。

首先,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就是手部出现静止性颤抖,拇指和食指有类似于搓丸子的动作。通常都由一侧肌体开始,因为起病隐匿、进展慢,活动时反而症状消失,一般不容易发现。临床上,很多病人就医时已出现全身震颤现象,已经是疾病中期了。

走路姿势的改变是帕金森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起步困难,在走路过程中步子越走越快,步幅越来越小,想要停下的时候,身体向前冲,无法及时停止动作,容易跌倒;写字越写越小,越写越歪;声音变小,音调变低;系鞋带、扣纽扣的日常活动变得困难。出现这些症状时,老人应考虑帕金森病的可能。

第三,部分患者会出现“抑郁”或睡眠障碍现象。帕金森病会使人的脸部表情明显减少,眼睛也很少眨,沦为“面具脸”,看起来精神很差,像是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常常被误诊为抑郁症。其实只是脸上缺少表情变化,并非真正的抑郁症,因此抗抑郁治疗改善不明显。有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的前几年中出现睡眠障碍,睡不着或者夜梦增多,并且在梦中大喊大叫,大幅度地拳打脚踢,甚至踢伤同床的老伴等。

读报做计算适当锻炼

帕金森病是由于脑内黑质细胞减少引起的,是一种进行性病变,防不胜防,临床表现也因人而异,李惠萍医师说,老人们也不用过度担心,这种疾病一般情况下并不能很快威胁生命,因病导致下降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通过锻炼加以改善。如今医疗条件发达,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延缓它的发生和发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治疗疾病过程中,老人们一定对疾病有正确认识,要有乐观的心态,要做好长期保健、长期为治愈这种疾病而不懈努力的思想准备。日常生活中,多读书读报,做一些难度适中的计算题或者手工劳动,适当的体育锻炼都有助于补充因脑内黑质细胞减少而降低的多巴胺含量。

专家的介绍让72岁的朱彬华深有感触。弟弟患有帕金森病已经10年了,动了两次手术,现在虽说状态不错,但还是要靠药物维持。“我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不能像弟弟那样。”朱彬华一有空就来到街道老年活动中心唱歌、跳舞,“血液通畅了,身体自然就好了,疾病肯定就少了。”

74岁的程凤平退休前也是医务工作者,她希望大家都能给予帕金森病患者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愉悦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孙珣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