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晋源拾忆 | 晋源当年家家都有的土炕

作者:张泽民 编辑:程程 投稿:18234129765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增长,我们已进花甲之年了。可当每年的十月份后半月,亦就是初冬刚刚到来的时机,就想起来老家-----晋源的土炕。那时候,年逾古稀的邻居贾改全大爷常言道:“五间住房一个院,白天黑夜把钱赚,酒壶壶,肉铫铫,坐在炕上点票票”这句话虽说有点狭隘思想观念,但它反映了家乡人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懂得知足。炕上就是土炕,土炕在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农家生活的重要部分,是我们倦了,累了停靠的港湾,也是我们出生的摇篮地。

有一年,我家东房的通间炕因为年久失修,炕烧不热,火圪台(灶火)的火不旺,影响到了正常生活,父母亲商议后便请来了在我们老家盘炕,非常有名气的刘师傅来我们家盘炕。刘师傅先是丈量尺寸,后是上房顶看烟道儿内有无杂物。我紧撵在他的后面,东眊眊,西看看,问问这,侃侃哪。至到吃午饭的时候,我还继续追问,弄得刘师傅说了话,看来你是想长大后,干这活,我点点头。刘师傅就一边吃饭,一边讲述起来......

咱们本地盘炕,你得知道这些东西:

土炕的种类:一是无论正房、东房、西房、还是南房,从窗户底下开始至墙根,三面靠墙的,即房有多深炕就有多长的,叫“通间炕”;二是两面靠墙的,即只占房子一个墙角的,叫“棋盘炕”。还有“夹山炕,”它是里外间的房子,土炕在里间,火圪台在外间。无论哪一种炕,它的叫法虽不同,但结构都一样。

土炕的结构:一盘标准的炕,有炕沿,用砖砌成,约60公分左右高;炕心,即睡人的部分,一般宽170-180公分左右占了可满后半个家;炕洞,用来烧柴的洞,约25公分左右,见方的口,100公分来深;烟道,在炕心下面引导烟火,最终将烟气抽出房顶的通道,在房顶上还得垒个烟囱,30公分左右。

盘炕的过程:老家的土炕,土炕分三层:1、夯层: 主要是黄土、渣土、灰渣等,为了垫高炕道,约50厘米高。2.炕道:应该与灶齐高,约一砖侧放高度,10厘米左右。3.炕面:炕面分两部分,砖或者泥基一层和最外面用泥抹的一层。

盘炕的基本原料一是淋白灰泥用于砌炕沿,砌外面的砖围,勾缝。二是黄土等,夯层用,麦秸穰泥打炕面。三是砖、泥基,山区地带亦有人用薄石板代替。打炕围,做炕道。盘土炕也是技术活,土炕不要搭的过高或过低,过高上炕费力,过低不好过烟。

盘炕大多用砖、泥基砌成。做炕面有的人家用砖,也有的人家事先要打好做炕面用的泥基,所谓“泥基”就是用黏土和麦秸穰混合而做成的预制块,等“泥基”干透后,就可以砌炕了。一般砌好炕墙后,便在炕墙里立好炕脚,炕脚一般石头,或砖头垒成。有的用“泥基”做炕脚,各家有各家的砌法。所用的炕脚用料也不尽相同,但只有一个目的,坚固耐用。炕脚立好后,把土坯竖起来,设计若干过烟火的通道,要相互联通,这样通过的烟火才会通畅,炕才会热乎,暖和。然后开始铺炕基,炕基之间衔接要严密,不能有缝隙,接着用粗泥抹平,再用很少“麦秸穰”的细泥抹平,直到光滑的如同磨出来的一般,这样的炕才算好炕,那些有些凸凹,或者高低不平的炕算不上好炕,只能说是能将就着睡人的炕。

炕盘好后,还要在上面抹一层“麦秸穰泥”,或者用淋白灰打成非常稀稠稀稠的糊糊,往炕面一洒,等干了以后,白白的,平平的,这样的炕既美观又结实,炕面才会不漏风,不透气。接着便需要在炕洞里填上柴、草、老树枝等来烧炕,用老家人的话说,新炕太潮,需要发汗。烧炕还可以检查炕过不过烟,炕面有没有缝。它需要在炕上面铺上麦秸,干草,或者席子等捂着发汗,等炕四周干透,且炕面上有热烘烘暖融融的感觉,这会就可撤去炕面上的东西,这样的炕才算是冬暖夏凉,四季适宜的好炕。当你疲乏后,在土炕上一躺,那种舒服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站着不如躺着”,躺着就是睡觉,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参加工作后,离开了故乡,也离开了暖和和的土炕,住在冷冰冰的干板床上,闻着留有洗衣粉香味的被褥,闻着木板床夹杂着木头的气息,才知道家乡土炕散发出来的,那是一种泥土的气息,那是一种融着大地发出的气息呀!

晋 | 源 | 史 | 话

一座城池 一段历史  一种情怀

微信联系:yanzw2018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