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如果歉收或者因为自然灾害绝收,自己生存尚有困难,自然难以向统治者缴税。萧公权先生《中国乡村:18世纪的帝国控制》详述了清政府保障民众缴税能力的办法:保护农民土地,推行垦荒,兴修水利以灌溉防洪等等。遇上自然灾害,清政府对受害地区准予延期纳税或免除税赋。另外,清政府还建立了一套粮仓体系,当灾民处于极端困难而需要救济时,采取售卖、接待以及直接赈济等方式,将粮仓中的粮食分发个灾民。无疑,这也是清政府乡村治理体系的一环。

清政府建立的地方粮仓体系包块三种:常平仓(常设的正规粮仓)、义仓(公益粮仓或设在乡镇的粮仓)、社仓(社区粮仓或乡村粮仓)。这三种粮仓既独立又有关联,大致说,主要在于其所在地和管理方法不同。“常平和义仓皆立于州县,惟社仓皆建于各乡,故凡建于民间者,皆社仓也。”但是,并非所有义仓设于城市,1679年康熙颁布的一项措施显示,清廷鼓励地方民众在城外乡镇和乡村集市设置义仓。1742年清政府下令,除了县城外,“巨乡大镇”也要设置义仓。

州县官员偷盗救灾粮逍遥法外,地方粮仓没发生火灾也完全失效

陕西大荔丰图义仓

以粮食的来源而论,常平仓贮藏的粮食,部分是官府用关宽购买,并接受乡绅富民的捐献。义仓贮藏的粮食,主要来自乡镇或乡村集市的商人捐献。社仓贮藏的粮食,主要来自乡村居民的捐献。常平仓是政府性质,由政府直接管理。义仓和社仓由政府监督,当地居民自行管理。但是,粮仓体系结构不一,像陕西和广西就有“官置社仓”,粮食是用官款购买,或来自常平仓。而义仓和社仓的名称有时会交换使用。

最早的常平仓1655年设置,每州县设置一个或更多,由当地知州或知县管理。按照1691年的规定,大县贮存量5000石,小县3000或4000石。在某些省区,通常会任命“仓大使”(粮食专员),负责监督、视察每省粮仓的运作。一旦需要,常平仓的粮食就会以“平粜”或“赈济”。平粜是指以低于市场价的平价卖给极端需要的农人,秋收后再补充新粮。“赈济”就是把存量借给缺少种子或粮食的农人,农人在秋季归还。

常平仓运作是否良好,直接取决于官员是否负责。但是,多半官吏并不关心。在清朝鼎盛时期,17世纪的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记载,官吏不仅偷盗存粮,而且欺诈上级官员。1746年(乾隆十一年),一位监生揭露浙江州县官吏偷盗常平仓存粮,但省级官员不愿其下属的恶行曝光,所有被举报的州县官员都逍遥法外。

州县官员偷盗救灾粮逍遥法外,地方粮仓没发生火灾也完全失效

官府的常平仓尚且如此,义仓就更不用说。官员对其漠不关心,在太平天国被平息之后,义仓就逐渐消失。社仓由社长负责,只能用于赈助粮仓所在地的乡村农人,禁止帮助邻近村社或不事耕作之人。尽管社仓是乡人自己的,但是仍然被清政府有力控制。如无官员的监视批准,例行的存粮借贷皆不可行。社长的职责是照管储存、记录例行交易,没有任何自由处置的权力。

《中国乡村:18世纪的帝国控制》并未对社仓衰败的过程详细描述。但是,社仓完全凭民间捐献,其数量不可能很充足,而救济能力自然有限。加上社仓粮食一般需要加二行息,一些赤贫的农民不敢轻易借进。若旧债未还,则无法再借。另外,因为有借无还、管理不善、借放涣散、贪污挪用、自然灾害、战乱的冲击等原因,将导致社仓在基层社会的救济十分有限。在经济上,因为市场风险、管理费用、交易费用被忽视,“以仓养仓”的模式经营绩效低下。

在萧公权先生的叙述中,一些州县官员经常违法“劫富”,“监生”可以通过向常平仓捐献一定数额的粮食而进入国子监就读。一些人渴望获得这一特权又不愿出满价格,于是利用州县官的上司将自己推荐给州县官员,于是营私舞弊。而分发存粮时,负责常平仓的地方官员很可能监守自盗。另外,当灾民急需救济时,繁杂的公事程序经常拖延。一些绅士与吏役勾结,除了钱的人可载入受灾册,免粮且食灾费。而另一些人真正受灾却仍然要完粮。一些赤贫的农人,借粮之后无力偿还。如果直接把就级联刚发给他们,又无法填补缺粮。

州县官员偷盗救灾粮逍遥法外,地方粮仓没发生火灾也完全失效

在粮仓监督方面,地方衙门每年一两次派人到乡下检查粮仓,乡下必须设宴招待、送礼并提供路费,这些负担都要由乡人分担。还有衙门吏员向乡人索取规费,有些监督人员还越权侵占粮仓管理权。因为责任过重,许多人不愿担任社长。而另有一些奸诈之徒却谋求此职以营私舞弊。

地方粮仓的功能和运作并不令人满意,它的运作受到自然、经济和政治等各种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君主制下,它不能发挥其理论上可以发挥的作用。

在我看来,清廷的地方粮仓体系失效,其根源与其他制度类似。低效的官僚体系和腐败,以及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使得“以仓养仓”的模式难以为继。清廷的地方粮仓体系中,常平仓可谓官府“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因此能推就推,能敷衍则敷衍。而义仓和社仓虽然由地方自己募集,但没有出钱的官府却用权力牢牢控制,因此腐败丛生。在权力没有边界,官府只知牟利而卸责的政治格局中,再好的初衷和制度设计都会落空

萧公权《中国乡村》(九州出版社)读书笔记之三 另,本文的写作还参考了白丽萍《试论清代社仓制度的演变》 吴四伍《清代仓储的经营绩效考察》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