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老茶客似乎是不怕烫的。但与其说是“不怕”,倒不如理解成“不得不”不怕更为准确些。

这二者间的关系倒颇有点像“周瑜打黄盖”, 茶客们为了喝到那第一口茶汤的滋味,是再烫也得心甘情愿的挨着,毕竟“茶”对于他们来可是堪称生理续命般的存在。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但“热”就不一样了,它是明晃晃的,不论是北方毒辣的炙热,还是南方桑拿般的潮热,可不是靠“挨”就能与其和解的。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那么在恨不得每天都泡在冰桶里的炎夏即将到来之时,老茶客们又是如何饮茶的呢?

最简单且直接的办法当然就是--空调房饮茶。不少茶友们应该都有的体验就是在冷气18度的写字间待久了,感觉就跟在冰柜里没差,反而还急需一杯热茶呢。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当然,如果您不是做办公室的,冷泡茶了解一下。

热泡才是正道?

所有用心泡出来的茶都应得到相同的尊重

现今,很多人依旧对于冷泡茶持有“偏见”,认为茶就应该热着喝。但其实冷泡茶的滋味并不见得就比热泡差,取决于你更喜欢哪种风味、口感了。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不同于热泡,在热水注入的一瞬便有炸开的茶香,先从气味已然夺了心神。冷泡茶则是需要至少1/2小时的等待,一品之后才知其中一二,比如日本煎茶中的极品--玉露。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 日本玉露茶(图片来自网络)

玉露广义理解就是最顶级的煎茶,其高级主要体现在茶叶原料上。与抹茶一样,对原叶颇有要求,也是必须经过被覆培植,而且要求仅限于使用「一番茶」和「二番茶」,也就是每年的前两茬採摘的茶叶。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对于玉露的品鉴,日本的全国茶品评会对玉露的鉴赏是「温浸法」,也可以理解为“冷泡法”。通常是以低于60℃的温水来泡茶,低温萃取出玉露的芳香与甘甜,而避免淅出苦涩之味。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在日本的煎茶道中,这些高级茶叶往往不能直接使用烧开的水冲泡,一般温控要在75℃以下,才能带来至高的品质。

这时就会用到一种道具--汤冷,其特点为大肚、宽口、薄壁。可以让沸水快速降温的过渡容器。烧开的水先注入汤冷,待达到合适的温度后,再由汤冷注入急须。从而减少普通「温浸法」所带来过长的萃取时间。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 汤冷(图片来自网络)

一口饮下时,茶汤对味蕾的冲击力虽不如热泡那样一瞬惊艳,但却是清冽甘甜,生津止渴,让人不禁觉得,嗨,这就是夏天该有的样子。


何谓冷泡?不是热茶放冷!



冷泡法简而言之就是在低温环境下,以长时间浸泡的手法获得茶汤的方法,与热泡放冷的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热泡后冷藏的茶,虽依旧留有茶味,可却是苦涩多于甜润,香气也趋于平淡,加之热泡茶浓度较高,不见得都适合冰镇后饮用。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冷泡茶里因为水温较低,所以茶叶中氨基酸分子更易溶出,让每一片茶叶在保留其纯净香气之余,还使茶内的茶单宁、咖啡因的释放量则大大降低,致使咖啡碱的含量也随之降低,避免了茶汤的苦与涩,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清与甜,减轻对胃壁的负担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不是所有茶叶都适合做冷泡茶


但要注意并非所有的茶都适合冷泡。

像是普洱熟茶、老黑茶这种发酵程度较高的茶便不宜冷泡,因为生菌数量比较多,而像白茶这类不揉不捻的茶品,芽叶表面的保护膜保留完整,低温水难以溶出茶味,用时较长,也不作为推荐。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据陈老师介绍「少部分绿茶,大部分红茶,以及普洱生茶都适宜冷泡」。如恩施玉露、信阳毛尖、碧螺春等。这些芽头细小,条索细长的绿茶,在经过揉捻工序后,不需要过高的水温,茶叶也能缓缓沉水,芽头的毫毛浸入汤中,茶叶中的内含物质也能很好地释放。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大部分的红茶也都适宜冷泡,红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了充分地揉捻,茶汁被挤压浸出,冲泡的水温不高也能使它直接沉入杯底,茶中滋味慢慢渗出。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但龙井茶类,以及一些干茶扁平粗壮的茶品,冷泡的水温不足以让茶叶浸润而饱满开来,释放茶内物质,茶叶也常常浮于汤水表面,茶汤滋味较为浅淡。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如何一解冷茶香?


冷泡茶的做法其实很简单,但是就像泡茶人人都会,可是如何将茶泡的好喝这里面就大有门道了。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首先冷泡茶的水温并不一定要非常低,这里以50~60℃的水温为例。

注水量大致为容器的1/3,浸润茶叶后,等待约一个小时,让茶叶充分舒展,浸出茶汁,再以常温的水注入事先泡好的茶汤。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萃取时间则是取决于所选茶叶的发酵程度,一般发酵越深的茶所需的萃取的时间也越长。

既不怕烫也不怕热?论老茶客们如何在盛夏饮茶


当然如果是贪凉的茶友们,可以在过滤茶叶后放冰箱冷藏在饮用,让冷泡茶更冰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