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业务概况。

伟星新材主要从事各类中高档新型塑料管道的制造与销售,产品分为三大系列:一是 PPR系列管材管件,主要应用于建筑内冷热给水;二是 PE 系列管材管件,主要应用于市政供水、采暖、燃气、市政排水排污等领域;三是 PVC 系列管材管件,主要应用于排水排污以及电力护套等领域。公司业务主要分为零售业务和工程业务两大类。零售业务主要依托经销渠道进行经营,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工程业务主要通过直销和经销的方式经营。

从营收来看,2017年中国联塑的PVC产品营收为118亿元,PPR和PE营收为63亿元。而伟星新材的PVC产品营收为4.8亿元,PPR和PE营收为33亿元。

从产量来看,2017年中国联塑的总产量是200万吨,其中PVC为158万吨,PPR和PE为42万吨。伟星的总产量为20万吨,包括PVC,PE和PVC。

(来源于伟新新材2017年报)

从价格和毛利来看,PVC价格最低,是非PVC价格的一半。导致PPR的毛利率最高,达到58%。PVC毛利率最低,只有30%。

总结:中国联塑塑料管道产量非常大,是伟新新材的10倍,但是主要是以价格低端的PVC为主,终端用途主要是市政部门的基建设施。而伟星产量较少,以价格高端的PPR和价格中端的PE为主,终端用途以家居建筑塑料管道为主。产品结构的差异,导致产品应用场景的不同,最终导致伟星新材的盈利回报率远远高于中国联塑。

2.财务分析。

伟星新材资产负债表非常强劲,有息负债为0,资产大部分是现金,财务费用为负数,投资回报率很高。中国联塑资产负债表不好看,有息负债多于现金,财务费用很高,单单看利润表,业绩增速还可以,投资回报率也算不低,但是比伟星新材低太多。

中国联塑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差不多,伟星新材的销售费用比管理费用多一倍,反映两者终端客户的差异:联塑终端客户是市政部门,伟星新材终端客户是家居塑料零售。

3.行业概况。

料管道行业进入壁垒不高,中小企业众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但近年来塑料管道行业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随着消费者对质量和品牌意识的提高,规模较大、总体质量较好的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其相应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也逐步得到提升;规模小、低水平的企业发展则出现了困难,甚至已有部分企业停产或转产。产业集中度在稳步提升,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目前国内年生产能力 1 万吨以上的企业约为 300 家,有 20 家以上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超过 10 万吨。因此,这是一个零散行业。目前伟星是20万吨一年,联塑是200万吨一年。联塑大而不强,伟星盈利能力最强,市场空间大。

根据《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三五”期间(2016-2020)发展建议》,2020 年全国塑料管道产量将超过 1,600 万吨。假设目前塑料管道行业产量1300万吨,那么中国联塑市场份额约为15%,伟星新材市场份额约为1.5%。

(注:华中地区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 46.31%,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加大了中部市场的,拓展力度,市场销售增长较快所致。)

从上表看出,中国联塑大本营在广东佛山,主要营收在于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营收只占6%。伟星新材大本营在浙江临海,主要营收在华东地区,华南占比最小只占3%,市场空间大。目前看,两个公司业务虽然有部分重合,但是销售地区的竞争几乎还没有发生,侧面说明行业增速好,大家业务都增长得很好,竞争还没到激烈的状态,行业洗牌远远还没到来。

4.估值。

伟星新材:PE(TTM)=27,PB=7。上市七年,总市值年化增长20%,其中PE下降25%,净利润年化增长25%,市值主要靠业绩推动。IPO募集资金11亿,累计现金分红25亿。

中国联塑:PE(TTM)=5,EV/EBIT=5,PB=1。上市七年,总市值几乎不变,其中PE下降了一半,净利润增长了一倍。

有几个问题,希望大家探讨:

Q1:伟星的报表非常好,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净利率,毛利率竟然达到那么高,主要原因据说是产品价格比同行高,那么问题来了,伟星的产品价格为啥能够比同行高?

Q2:伟星的竞争对手除了中国联塑之外,还有哪些玩家?最好是上市的。(作者:忘了怎么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