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定增市场 3 月转暖 创投回归迹象显露

年初,新三板定增市场遇寒冬,许多投资的机构都未 " 露面 "。时至 3 月,新三板定增市场随着天气一同回暖,很多知名投资机构再次出现,创投回归迹象渐渐显露。

全国股转系统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新三板市场定增总额为 241 亿元,发行次数共 452 次。1 月、2 月、3 月定增额分别为 62.22 亿元、33.66 亿元和 102.84 亿元,定增发行次数分别为 121 次、87 次及 244 次。

" 一季度数据基本反映了新三板的定增环境和市场情绪。股票发行从预案发布到实施完成需要一段时间,今年一季度定增反映的是去年四季度末和今年初的市场。" 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组组长彭海分析:"2016 年底和 2017 年前 2 个月正是新三板拟 IPO 概念高涨之时,但随着 IPO 审核政策环境的变化,拟 IPO 挂牌公司对投资机构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另外,产品到期‘大限’的日益临近,也造成机构投资裹足不前。这是今年前 2 个月定增数据下滑的原因。"

告别 " 跑量 " 以质取胜 券商 IPO 业务谋变

华东一家中小型券商的 IPO 业务负责人叶刚(化名)最近并不开心,IPO" 闸门 " 不断在放进活水来,但是自己的上市保荐业务却举步维艰,都快青黄不接了。事实上,叶刚面临的情况并非他一个人的烦恼,而是在 IPO 新形势下,券商机构面临的大变局。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 IPO 首发申请过会率相较此前有所降低。IPO 保荐业务上,更是多寡不均,券商上会项目多不一定通过多,而项目上会少的,更是为自己的业绩犯愁。这一切都在昭示着 IPO 新形势下,券商上市保荐业务面临新变局,对于券商来讲只能积极谋变。

今年已有 32 家新三板公司撤回 IPO 申请

去年,企业无论业绩好坏,一窝蜂申报 IPO,市场掀起拟 IPO 投资热。

今年,严审制度下,企业也是无论业绩好坏,一窝蜂地撤回 IPO,前期交易活跃的个股,复牌则大概率暴跌,大批投资者被 " 埋 "。

据统计,今年已有 32 家新三板公司终止 IPO 审查。

4 月 12 日,两家撤回 IPO 申请的公司恢复转让,分别是做市股芯朋微 ( 430512 ) 和集合竞价股嘉禾生物 ( 833799 ) 。

前者停牌前交易活跃股价连涨,复牌则暴跌 14%,后者此前成交冷清,今天复牌继续 " 归于平淡 "。

新三板渝企神州能源董事长 被要求协助调查

4 月 11 日,新三板渝企神州能源(837934)公告称,4 月 10 日收到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商华军递交的辞职报告,商华军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据了解,神州能源董事长刘明燕今年 1 月因涉嫌单位行贿协助安徽省司法机关调查,刘明燕被调查事项与其早期在安徽省投资的燃气项目有关,与神州能源及控股子公司经营业务无关。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新三板渝企首例董事长被要求协助调查的事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