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过我们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无可替代,我们也可以除了职场本身需要的能力培养之外,发展除此之外的1-2个赚钱技能,那面对未来的职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就会从容不迫,勇敢面对。在职场当中我们应该不断给自己设立目标,而目标的设定不是你要能在这个公司呆过久,拿到多少钱,而是你在每一个工作中要提升的某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要成为你的一技之长,成为你未来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还要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变和升级,从而去适应变化。

裁员年年有,今年尤其多。从年初的滴滴业务调整裁员2000人左右,到京东被曝新一轮裁员或超1.2万人,人人车也掀起了裁员大风波,网易也在进行幅度裁员,再到最近甲骨文中国区裁员900人,小半年的时间互联网圈中裁员风波不断,一幕幕的再上演。

人人自危的同时背后也纷纷议论,互联网行业出现泡沫了?互联网真的进入了寒冬?社会经济形势下滑?裁员潮真的来了吗?现在做什么算是铁饭碗?30几岁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丢了现在的工作未来该何去何从?

裁员对于企业和职场员工来说都是不想面对的事情,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得不业务优化、重组和升级来使企业利益最大化且继续生存下去的时候,企业就会从被动变主动的进行裁员达到企业的成本控制,组织优化调整、组织结构调整等目标。所以对于职场员工来说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呆到老,也不是一个工作就能吃一辈子。我们跟企业一样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得拥抱变化,适应变化,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去面对变化。

那么职场人如何改变才能应对未来发生的不确定性裁员导致的失业呢?

一.自我驱动力的建立目标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过被裁的职场人的年龄、月薪、甚至年薪、工作经验,有的人二十几岁月薪几千,1-2年工作经验被裁,有的人30几岁年薪几十万、几百万,5-10年工作经验被裁,裁员无关乎你的年龄、薪资,工作经验,而是你的工作能力。因为你的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你为公司创造收益、为公司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了。

在职场当中我们应该不断给自己设立目标,而目标的设定不是你要能在这个公司呆过久,拿到多少钱,而是你在每一个工作中要提升的某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要成为你的一技之长,成为你未来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还要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做出改变和升级,从而去适应变化。

甲骨文裁员就是很好的一个印证,甲骨文以数据库起家,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它的旧技术也逐渐的被取代,从而失去市场竞争力。所以甲骨文技术转型是肯定的,这时候墨守原来技术,没有因为时代发展去学习新技术的员工,就会失去他们的竞争力从而被淘汰下来。

除了不断提升和优化自己的能力之外,也要在某个阶段和时期升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看待问题的眼光和格局。比如你现在已经做到了中层管理者或是高层管理者,这时候你的知识结构,看待问题的眼光和格局不能局限于现阶段、现局面和未来的几年。更应该积极进取的去思考和布局未来长远的一个发展。

其实建立这样的一个自我驱动的目标就是让自己不要像温水里的青蛙和井底的青蛙,过的太安逸和局限,要时常有危机感,保持进取心,在某个时期和阶段都能清楚的认清自己并不断革新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未来的变化中始终保持从容,不焦虑,不慌张。

二、多元化发展,拥抱变化

中国有句俗语:“一招鲜吃遍天”就是你拥有一项本事的时候,无论到哪,什么时候都可以凭本事养活自己。但是在当今这个时代估计就有点不太可能了。你拥有的那项本事,可能会被淘汰会被某种新鲜事物取代。我们除了目前拥有的“吃饭”的本事,还得不断提升自己“吃饭”的本事,以及发展自己其他的本事。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一名汽车维修店的员工,因为酷爱写作和摄影,因此这两方面成为了他本职工作外的第二三职业,在业余之外凭借自己的汽修知识和实践加上自己的写作天赋,为一些汽车自媒体供稿,一个月的稿费有时候比自己的固定工资都高。除了写作,在摄影方面也是苦心钻研和学习,所以在不忙的时候会去给摄影机构代拍一些照片赚钱。我们都称他为“斜杠青年”。他说即使我有一天不做汽车维修工了,我也可以有其他本事挣钱。

还有一位朋友是一名程序员,他除了现在的程序员工作,还是一位计算机培训机构的培训讲师。大家都知道程序员的工资是比较高的,可是他觉的程序员就是吃青春饭也不可能一辈子做程序员,所以他想趁年轻挣的多一点,把钱拿去理财或是存起来,以便不时之需,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过我们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无可替代,我们也可以除了职场本身需要的能力培养之外,发展除此之外的1-2个赚钱技能,那面对未来的职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就会从容不迫,勇敢面对。

有人说职场中的35岁是一个职业分水岭,人们往往会在这个年龄段面临重大危机。

它的危机感不仅是工作危机感还有生活危机感,因为这时候你担任的角色更多,承担的责任更多。一旦工作出现危机,生活也随着面临危机。所以在35岁要想不面对这些危机或是可以拥有一颗平常心沉稳的面对危机,那么在35岁之前就要不断给自己树立突破目标,发展除工作之外的其他技能。让自己时刻保持进取心和危机感。

那35岁以后的人呢?其实是一样的,活到老学到老,有些事情可能会因为年龄大而被限制,但是大部分的事情只要你有一颗学习的心,都可以去学习,去创造,去改变自己。少看一些成功学,多去实践多去总结经验,那些大器晚成的创业者、成功人士都是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的从无到有,从失败再失败,从变化到适应变化的人生浪潮中堆积起来的能力,到某个点集中迸发出来力量促使的成就,而不是像中彩票一样,一夜暴富的虚幻感。

裁员不是危机,而你没有能力才是最大危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