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前过铁路道口时,一定注意到有个牌子,写着“一停、二看、三通过”。就是告诉大家:先停一停、看一看有没有火车过来;然后再决定如何行动。这原理同样适用癌症治疗!但可改为:一、观察,二、追踪,三、采取相应行动!

所谓“一停”,就是首先观察观察,看看这个癌症长得快不快;“二看”,是讲追踪的同时进行分析,看看它可能属于哪一类,以什么方式对付它最合理;第三,再决定是不是需要采取特殊的行动,这就是“三通过”。也许,很多情况下,根本不需要采取过激的创伤性措施。

在此,介绍两类比较典型的案例:一类是肺泡癌(又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或细支气管肺泡癌)。在门诊患者中,有多例以纯中医药控制、非常成功的肺泡癌案例。有一例是一位领导,副部级干部,在北京友谊医院明确确诊为肺癌,倾向于肺泡癌/肺腺泡癌。当时,瘤体有3公分左右,呈毛玻璃状;他正当壮年,还有进一步提升可能,当时手头事情也特别多,故不想马上手术;当然,他还心存侥幸。他从京城通过关系找到我求诊。我看了他的情况,还年轻,按照常规,我是建议他开刀的。但他主观上很不愿意,希望先观察一段时间,要开刀,也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完,我同意了。先“一停、二看”,观察观察吧,但是与他有个约定,三个月必须拍个片子,找我一次,复诊一下,以便追踪。

第一年过去了,肿块没有长;第二年过去了,肿块相反有缩小;三年过去了,肿块进一步缩小,且变淡了(提示肿块组织的致密度变松了)……因为他是部级领导,原先医院一直做工作,盯着他,要他马上开刀,每三个月一定电话催他去检查;现在友谊医院主管医生说了“你可以了,一年观察一次算了”!现在,他的肿块才一公分多点,没有任何不适,血液指标也完全正常!

还有一些肿瘤,就像神经内分泌癌等,也比较呆木。很多医生都怕神经内分泌癌,因为神经内分泌癌对化疗不敏感,但它本身惰性很大。所谓“惰性”大,也就是不活跃,“呆呆”的,发展不快。对于这类发展不快,傻愣愣的“坏孩子”,你噼里啪啦去打它,压它,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对一般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我也常采取“一停、二看、三通过”——先观察,然后严密追踪,最后才考虑采取行动。

我颇为自鸣得意的一个病人,他患有胰腺部位的神经内分泌癌,伴多发性肝转移。胰腺部位病灶切除之后,肝脏无法手术。2013年初上海做复查(考虑到长期多次CT等的复查损伤太大,我一直让他做B超追踪),长期追踪他病灶的B超权威告诉他,几年观察下来,活性一次比一次变弱,情况一次比一次好,现他肝内多发性病灶基本灭活了。可见“一停、二看、三通过”有其重要意义。对癌症不分青红皂白,动不动就“三斧头”是盲目的过激行为。

室内湿度决定你的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