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东钱车网

01

越快越害怕

现在的生活,被放大在各种恐惧中。

害怕赶不上别人的脚步、迅速变化的时代。想要加快步伐,用最短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生活在倍速的播放中。

读书的时候,尽量听音频,眼睛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情。

坐电梯的时候,迅速浏览一下公众号的文章,看看今天写了什么。

路口等灯的时候,想想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不要浪费这个时间。

这种情绪迅速蔓延到工作与学习中,做事总想快点完成,好再去做下一件事。

渐渐的会发现,听过的读书音频,你已经忘了要表达的意思。

迅速浏览过的公众号,也忘记写了什么。

说到底,我们每天都非常勤奋,忙忙碌碌,想让生活加速度,得到更多。

却陷入了这样的无限循环,越来越焦虑。

02

不能安静地去做一件事

我们在忙碌的时候,有多久没去认真的做一件事。

总有人说:我读书特别快,每月阅读几百本书。

读书成了角落的堆积的的高度,而不是这本书我能借鉴什么。

知识付费的时代,我们习惯学习各种的干货,“三天读完一本书,七天学会新技能”,于是疯狂的学学学,买买买。

于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目标:一天读50页书,一周学习十节微课。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急着快进视频,倍速播放音频。

当为我们频繁的去追求“量”的快感,真实自己又得到多少呢。

我们越是求快,越是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越是会掉入到“做得多,得到少”的境地。

低水平的勤奋,到底有多少作用。

03

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的怪圈?

大脑惹的祸

我们的大脑不喜欢延时满足,静下心来思考知识背后的逻辑,书籍背后的规律,带来的快感来的太慢了,不如今天看完了一本500页的书,所带来的成就感多。

正如关于延迟满足的经典棉花糖实验中,小朋友控制不住自己吃糖一样,你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大脑去追求新鲜和刺激感。

我们希望快速把书读完获得新知识,因此不断前进去获得更多,取得更大的满足感。

社会的浮躁

其实并不完全怪你,这个社会都处于加速运转的浮躁状态。

成功学与鸡汤的理论在媒体的宣传下持续发酵,我们看到了很多:两年时间教你月薪3000到年入百万,7堂课从自媒体小白到爆款文案高手….

在这个传播极快的年代,每个课程都在张开双臂告诉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只要一顿饭钱的投入买了这份课程就好。

现在的大部分在工作的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赚钱,赚很多的钱。钱成为这个社会上衡量成功与否的必要标准。

我们懂得了一些知识,就想着能不能变现,看了几本书就感动了自己,觉得自己非常努力,学会一点技能,就想着多方面发展,成为斜杠青年。

其实不知,努力的时间还需要好久。

这种加速的学习,并没有快速得到你想要,而是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