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自己,得了病,捣鼓点药

吃点得了。没有效果的话

那就上医院打个吊瓶呗!这是很多人

习惯的治病方法,仿佛——输了液就能包治百病

可是现在呢?有些医院不干了!

在深圳这座城市里

已经有12家医院已经全部叫停!

2018年4月6日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正式取消普通门诊静脉输液

除儿童医院外

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严格控制并逐步

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和静脉输液

2017年3月《深圳市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医院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输液,努力降低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比例

2017年7月《广东卫计委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

“静脉输液”

国际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资料显示,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统计显示,注射剂不良反应率高达56.7%,静脉注射安全风险相当高。

现代输液治疗是从西方传来的,而西医输液最初只针对抢救病人,应用非常慎重和严谨!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对静脉输液控制十分严格,国外很多大医院没有输液室。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等于一次小手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药原则

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很多人一得病

就想到去打点滴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的输液“重灾区”

据发改委2010年一项调查

我国一年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人均8瓶

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静脉输液风险,输液反应

常因输入致热物质

(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

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应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发热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致热源进入机体内的量

致热源的性质及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而有差异

过敏反应

是因为对药物过敏所致,可出现发热

皮疹,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心力衰竭、肺水肿

是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

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静脉炎

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

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

空气栓塞

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缝等,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

轻伤不下火,挂着吊瓶开车走

考试把把关,全靠一瓶“奶”

生病不忘工作中

坑爹又坑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