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马西光,1932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祖籍山东。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部学习,195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作品以人物画见常。他在高原生活了近四十个春秋,他熟悉高原,热爱高原。他创作的高原人物画展现出浓郁的西部风采,独特的渗透技法,动态的艺术构图,浓郁的诗情画意,蕴含着高原粗旷、奔放的激情,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现为青海省优秀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美协青海分会荣誉主席。曾任玄圃画院副院长,青海省政协常务委员,青海美协副主席。

《江南风情》96×96cm 2005年

他的作品曾参加1964、1972、1979、1985年度全国美展,国画《瀚海晓月》获建国三十周年全国大展三等奖,《琴声悠悠》获“97首届欧洲中国艺术大展”金奖。1999年入选中国美协,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国画五十家”。2001年《月韵》入选百年大展。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授予其“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单位收藏。出版有《马西光画集》、《写意人物画琐谈》,并成功地在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举办画展,被誉为“高原画派拓荒者”、“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画家”。

《草原十月》68×68cm 1990年

高原画魂

——高原画派一代宗师马西光

文/方增先(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

作为一名生活在当代的艺术家,其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其所创作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坛就涌进一股春光明媚的现代艺术思潮,多元化的文艺思想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马西光先生开始了其著名的“衰年变法”,他以一种优美奇绝的笔墨、以一种向内心开掘的气魄,直抵西北——这片雪域高原的精神层面,当之无愧地成为高原画派一代宗师。

《琴声幽幽》68×68cm 2003年

西北题材从世纪开始,便成为中国的美术家热衷于表现的一个热门。马西光的作品以自己独立的艺术面貌与他们区别开来,对中国画的变革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在高原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马西光痴爱高原,他将自己的艺术视界,牢牢定格在西北这片神奇、壮美的大自然之中。画由心生,从他的许多作品可以感受,当画家与高原相对,他的笔触是何等地跳跃而不安分。传统的材质似乎无法让这类来自灵魂深处的悸动得到恰如其分的释放,因此画家产生了冲破笔墨束缚,寻找新的表达的强烈渴望。

《驰骋》96×96cm 1999年

皴法的发明和运用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一大特点,它是历代的画家“集体创作”,并不断促进着中国画的变革。清代石涛的皴法鬼斧神工,至今仍为多少画家所推崇,马西光先生的“拓墨皴法”用以表现高原可谓另辟蹊径,将中国画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所能蔓延的无限可能展露无疑。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画面的韵味,表现其人生境界。

《雪域之舞》96×96cm 2003年

他的作品素材采撷于真实的自然,而他的笔触透过了自然,伸向了人物的内心,注重对人物的内心进行开掘,进行诗性的放大。他着力于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折射出人物曲折幽深的精神世界,表现出人在不同的环境下的不同状态,从而使现实生活得到最大程度的诗意化,哲理化的延伸。其画外之致、象外之意很是惹人玩味,时而给人一种浮生若梦的幻觉,时而给人一种时光倒置的错觉,只觉得某种气息如影随形,且歌且吟,吸引你去探寻、挖掘。这是马西光作品里非常动人的一点。

《春意》56×48cm 1983年

他的画很有味道,很有色彩,很有气度,很有分量,文学的通感在他的笔下变得那么可触可感,他让粗狂豪迈的高原,传达出梦一般的神秘、雾一般的迷蒙、月一般的柔美。在《水乡月夜》里,挑担的女子与身边行走的耗牛,悠悠的踩在独木桥上,完全融化在夜的蔚蓝色光芒之中。

《捻线图》68×68cm 1998年

《草原之舞》,那墨团、笔痕的微妙变化,稚拙的人物造型,风中舞动的丝带,犹如一支曼妙的草原舞曲令人遐想;《草原铁流》,浓重的墨块、富有节奏感的线条,又让人顿生信马由缰、策马奔腾的快意。《湖水粼粼》,墨色交织的波光中,白衣女子优美的一个舞蹈姿势,在圣洁的雪域高原上,空灵而无声地绽放出一种迷人的繁盛景象,体现出一种充溢于自然与心灵,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生命大美。马西光先生在吸取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感悟天地之造化,极尽技法表现之能事,启示着艺术之道,他敏感而直率的视角似乎能看透事物所蕴藏的全部意义,从而提炼出事物之魂,撼动人心。

《广场冬日》68×68cm 1989年

一个具有创作精神与力量的艺术家,同时也极有可能使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不安分者,这个不安分者,能透过现象触摸到事物的精神内核和真谛,这也是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更多地关注当下,反映当下;只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只有融合过去时代的伟大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良知的作品,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终而成为一个时代的不朽经典。应该说,这一点在马西光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采莲图》96×48cm 2006年

《大漠节日》96×363cm 1998年

《汲水图》68×68cm 2005年

《水乡月夜》68×68cm 1996年

《塔吉克舞》96×48cm 2003年

《主人印象》68×68cm 1986年

采莲图 96x48cm

高原之晨 136x68cm

相关文章